星期一, 三月 19, 2007

悠游散记(二)


--------------------------------------------------------------------------------
版权声明:
本人对此文保留一切权利。如转载,请在文首以不小于正文的字体注明作者和出处,并附上此版权声明。


冒名转发行径可耻!



走到那里,写到那里。还是那句话,悠闲地游,零散地记。


……


"终于下班了。"我舒了口气。抬表一看,已经快6点了。于是我穿上外套,向上司道别,拿了包,走到了楼下。


跨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平静的湖水和湖对岸静静站立着的市中心大楼和那舒展双臂的港湾大桥。因为是夏令时,所以天色还很亮,而对岸的建筑物看上去则是非常的静谧,似乎这个城市在我下班之前早就已经进入了休憩的状态。早夏的风一阵阵地轻轻吹过,在湖面上画下一道道粼粼的水波。岸边停泊的小船排着对整齐地摇晃着,就好像在跳多人芭蕾。我不禁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大口气。下楼、看风景、深呼吸--这似乎已经是几个月来我的习惯动作了。"We are so lucky to have the view,"我不禁想起同事们常说的话。是啊,很lucky……


这个lucky的地方叫做Balmain;而让我感到lucky的,不仅仅是她的view。


我到这个区来上班迄今为止已经六个月了,而六个月里我似乎每天都能幸运地发现她更多的美丽之处。第一次光顾,我坐的是出租车。每天在悉尼穿来梭去的出租车司机似乎也对Balmain颇有好感。他一路上指给我看漂亮而古朴的建筑,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着Balmain的可爱之处。


和别的surburb不同,Balmain的街道狭窄而没有规律,从地图上来看,似乎就像个小蜘蛛网。坐在车上,沿着这些蛛网小路兜来晃去似乎会使人晕头转向。但在转晕之余,你的心底总会有另外一个声音在说"好歹风景还不错"。


蛛网小路的两侧有好多房屋都是受保护的建筑(heritage building)。澳洲人似乎文物保护意识出奇地强。那些才八九十年历史的小牌楼在中国人眼里也许只能算是普通的近代建筑,推倒了也不会让人心疼;而在澳洲人心里,这却能算作是文物。于是乎,那些维多利亚式的旧式小楼全被保留了下来。于是乎,arty-farty的balmain people把它们修了又修,翻了又翻,漆了又漆,使得那些本该破旧的小楼仍然能够保持住亭亭的风姿。于是乎,一些餐馆老板和小生意人就顺水推舟,把小楼的外观稍稍修整,刷上新漆,然后再根据小楼的本身特色设计店堂--旧瓶装新酒,倒是给装出"味道"来了。


Balmain的风景好,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富有特色的建筑。她地处达令港西岸,按顺时针方向分别由Parramatta River、Snails Bay、Mort Bay、Darling Habour、Camerons Cove、Johnstons Bay 和 White Bay环绕。由于马路离水面有一定的海拔落差,以至于你站在岸边的时候会觉得那些马路都建在了小山顶上。而正因为这样的落差,很多建筑都能够有一小片海湾的水景。餐馆小楼的主人们也似乎都有着灵活的经营理念。他们把餐馆从一楼开到了二楼阳台。这样以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顾客们也能享受到碧蓝的天空、宁谧的水湾、伊人的凉风,以及那负荷着悉尼的交通并承载着百万悉尼人的历史、遐想和情感的港湾大桥。


记得有一次,我和好友约好在Balmain共进晚餐。餐馆林立的达令街,一下子把我们的眼睛都挑花了。意大利菜、黎巴嫩菜、土耳其烤饼(pide)、马来西亚菜、中国菜、印度菜、泰国菜……每天换一个菜系的话,估计一个星期下来都吃不到重复的。眼花缭乱、饥肠辘辘而又被高跟鞋所拖累的我们通过使用排除法外加参考对各餐馆内外装修的印象分,最终做出了尝试印度菜的冒险决定。


这是一家叫Manjit's的印度餐馆。我的朋友(包括其他一些华人朋友)似乎对印度菜没什么好感。一说到印度菜,大家就会想到他们熏味浓重的咖喱。为了安抚好友的"咖喱恐惧症",刚一坐下我就给下了保证:今天晚上保证不点任何含咖喱的东西。好友虽然点了头,但我猜想她心里那根弦未必就此放松了,可能是为了替我两肋插刀,才冒死陪我吃印度菜的吧。


和想象中的印度餐厅不同。这家餐馆似乎没有那么浓重的咖喱味道(我个人感觉,朋友的鼻子比我的灵敏百倍……)。餐馆的墙壁上是一个个的裸体菩萨的画像。洁净的店堂、整齐的桌椅和让人吃惊的银餐具让人不禁餐馆产生一些好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选择了二楼靠窗的阳台,以便饱览风景。服务生是一个包头巾的印度锡克人(头巾是印度锡克教(Sikhism)教徒的必备装束),操着一口浓重但又能让人听懂和接受的印度口音给我们服务。与我以往所见到的莽撞急躁的印度人相比(也许我不太幸运,之前每回遇到印度人都会有不太愉快的经历),这个服务生竟然是出乎意料地礼貌,开口闭口都是"Ma'am"。一下子便化解了我心里原有的那些原本就不算太强烈的"恐印"情绪,我那原已不低的食欲倒是更加被提升了。


因为朋友不能吃咖喱,我们选择了tandorri chicken和一道想不起名字的素菜,外加蒜香馕(garlic nan),酸奶酱(yogurt dipping sauce)和印度小烤饼。


朋友说,"这菜还行,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吃。"--这也许是她这个"恐印族"毕生能给印度菜的最高评价吧。好吃的我给的评分自然会更高些--被我们俩吃得底朝天的盘子似乎可以证明这点。印度菜是出了名的口味重。而这家餐馆似乎已经把他们的传统菜色西化到能够让大众很容易的去接受、甚至是享受的程度,这种努力本身就值点附加分吧。外加上不赖的风景和礼貌的服务,爱吃的我毫不犹豫地把小店列入了"下次光顾"的名单。


我还有一个"必须光顾"的名单呢!而名列其首的是一个叫Bertoni的咖啡馆。


如果你是一个悉尼的咖啡迷,那么错过Bertoni将是你的毕生遗憾。


Bertoni是Balmain的达令街上可以说不起眼但又绝对令人瞩目的一个小小咖啡店。说她不起眼,是因为她的店面装修极为普通。如果关了店门,你会觉得它和悉尼千千万万个普通咖啡馆一样普通而不起眼。说她令人瞩目,那是因为她门口等咖啡的长队伍会让你吃惊。小店里面只有两个桌子和五六个椅子。大多数顾客都站着等咖啡。店堂本来就不大,站的人多了,队伍就会排到门外。一个在高峰时段有着30多个顾客站着等咖啡的路边小店--怎能不让人吃惊和瞩目?相比之下,两门之遥的星巴克里倒是人迹寥寥。这不禁让人讶异Bertoni的魅力所在。


中国人有句古话,"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也许可以用来解释Bertoni的吸引力。Bertoni引以为傲的是他们三代咖啡手的家族、四十多年烹制咖啡的历史、以及七十二小时之内现烤现磨的新鲜咖啡豆--数字本身似乎可以证明一切。好咖啡的两大要素--好材料和好手艺,她全占了。外加上店员的热情和幽默,咖啡迷们当然会情不自禁地爱上Bertoni。


Balmain的美不止于此。


Balmain people也应该算是一道风景吧。


在悉尼,有两句关于Balmain的俗语。"Balmain boys don't cry.""You can take a boy out of Balmain, but you can never take Balmain out of a boy."


据说Balmain原先是一个工业区,最早居住在这里的都是码头工人。之后那些工人的孩子们都接受了教育,很多到后来都成为了医生律师或者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士。Balmain本身也渐渐演变成了中产阶级区,甚至算得上是富人区。但是这里土生土长的Balmain boys and girls和那些north shore的upper class offsprings相比又更为现实。"Balmain boys don't cry."的典故也许可以印证这点。据说当时有一个出生在Balmain的政治家参加大选,在竞选失败后记者问他作何感想,他洒脱地笑着说"Balmain boys don't cry"--其乐观的作风一下子传为美谈,也成为了Balmain人引以为傲的乐观主义的标志。


Balmain人爱Balmain。这就是你为什么you can never take Balmain out of a boy。Balmain 人爱Balmain的人。在巴士站等车的人,不管认识不认识,似乎永远可以找到可以谈论的话题。Balmain 人爱Balmain的风景。每到清晨或者夕阳西下,都会有人顺着达令街漫步、遛狗或小跑。而住在水边的人一有空便把船开进海湾,享受半岛的海景。你也可以说,Balmain 人爱的是生活。


天!我发觉我也爱上Balmain了。


这次的"悠游"就到这里吧。让我停一停,歇一歇,好好享受美景……




Technorati : , , , ,
Del.icio.us : , , , ,

Powered by Zoundry

星期日, 七月 23, 2006

悠游散记(一)


--------------------------------------------------------------------------------
版权声明:
本人对此文保留一切权利。如转载,请在文首以不小于正文的字体注明作者和出处,并附上此版权声明。


冒名转发行径可耻!


和好朋友在外面逛了一整天回到家里。我坐在电脑前面,心里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写博的欲望。我这个曾经发誓要逛完悉尼的58个博物馆和画廊的人实在是太久太久没有象现在这样逛悉尼了;我这个曾经爱写游记的人也实在太久太久没有这样的心情来记录我的所见所闻了,因而我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这几个周末游历过的、看到过的、听到过的、感受到过的、想到过的一股脑儿全放到博客上。打开Zoundry(注:一种博客编辑软件),思索了半天,我郑重其事地在标题栏里打了四个字--"悠游散记"。似乎这四个字最能表达我的想法。


所谓"悠游",也就是悠闲地游;所谓"散记",就是零散地记。随便地逛,随便地写;无拘无束地游走,无拘无束地记录。就好像开了一部无轨电车,开到那里是那里。


恩,这样挺好。那就出发吧!


1. 二见倾心岩石区


悉尼有很多令人一见钟情的地方。对很多人来说,这个地方会是达令港。岩石区显然并非是那种"第一眼美女",但是再游岩石区,竟然让我不禁为止着迷和心动。




对岩石区的初识是在三年前。乍一看来,岩石区并不令人惊艳。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她只是一小段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以及与之连接着的一整排有着尖角顶篷的自由市场。三年前令我颇为兴奋的只是那个小小的自由市场,因为里面可以买到很多在免税店和纪念品店里买不到的礼品:手工绘制的围裙、手工烧制的陶瓷花瓶、不对称造型的特制围巾、现场即兴作就的喷漆画……记得当时只是匆匆忙忙地走马观花了一番。把好多好看但又买不起的工艺品都拍了一遍。只可惜这些图片都随着我那破旧电脑的一次系统崩溃而不复存在了。

三年后的我带着爱聊爱散步的游伴和更悠闲的心情重游故地。我自己没有带相机,所以就只能用手机里剩余不多的图片存储空间和我自己的眼睛去记录沿途的风景了。




刚到岩石区,没走两步,就闻到了一股香味。我们顺着香味往前走,竟然看到了一个买炒栗子小贩。看着那个有趣的炉子和玻璃橱柜里硕大的栗子,贪吃的我毫不犹豫地掏出了5个大洋,搞了包热气呼呼的炒栗子。上次吃栗子,好像已经不知道是多少年前了。我跟朋友说,这让我想起了上海的"新长发";朋友跟我说,她想起了北京的一家栗子老字号。洋栗子的味道自然比不上咱家乡的土栗子,但是边走边吃,也算是一种享受吧!


走到一个岔路,经过一番商量之后,我们决定先到岩石区的自由市场去晃晃。跃入眼帘的还是那些稀奇古怪的工艺品,每个摊位和三年前一样都有那种让人驻足的吸引力。我曾经有个网站曾经有个网站把岩石区比喻成"悉尼的室外博物馆",这样的比喻应该一点也不为过。可以说,在这个"室外博物馆"里,岩石区的小自由市场应该算得上是它的"悉尼民间艺术展厅"。


古朴的木制小摆设、造型各异的琉璃花瓶、惟妙惟肖的现场素描画像、别致的水晶首饰、成套的老邮票和成堆的首日封……工艺品也好,纪念品也好,它们似乎争先恐后地想要吸引住你的眼球,让你看得眼花缭乱,但又应接不暇。这里还有一些各具风情的舶来品。有个摊位卖的是阿拉伯手工织造的围巾和披肩。中东式样的奇异图案和独具特色的颜色搭配让人不禁为之赞叹。不过标签上的价钱也有些让人诈舌,毕竟中东地区的人工成本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我心里不禁暗叹小贩的精明。另一个摊位卖的是非洲的木雕工艺品,不过摊主倒不是非洲人,而是个白人。这里还有个中国人,能够现场表演,把人的名字用花鸟画给画出来。真是有意思!


跑到路边,发觉还有一个小小的商场。商场里面的商店也是各有特色:一家是卖礼服和帽子的,参加化妆舞会的话,到这里来逛逛倒不错;一家卖的是工艺蜡烛,80 平米左右的店面里放满了各种造型和香味各异的蜡烛;一家卖的是各种宝石首饰;还有一家卖的是小饰物和装饰品,从杯垫到相框、地毯、壁画,从工艺手织围巾到耳环、披肩甚至舞会面具,每一件都造型别致,每一样都独具风情。我禁不住拿起耳环和面具,对着镜子比和一番。这些手工艺品的价值虽然不一定比得上什么贵重宝石,但是它们的欣赏价值以及其所凝聚的作者的构思与艺术表现力却远高于宝石。黄金珠宝只是能引发人在物质上的欲望;而工艺品唤起的却是人对美的追求和迷恋。在小小的店铺里,我们待了有20分钟,大饱了一番眼福,但又总觉得还没看够。 走出自由市场,回到鹅卵石小路,我们突然发现小路旁边的每个小屋都是店铺。里面卖的东西和自由市场的有些大同小异,不过路边的每栋建筑都富有特色,从建筑风格上看,似乎都颇有历史。等我回到家,再到网上查询,发现这些建筑事实上都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据说在1788年1月白人首次登陆的时候,他们最先到达的就是岩石区附近的地域。当时这里的住民是一个叫卡地哥(Cadigal)的土著民族,隶属于一个叫欧拉的土著国家(Eora Nation)。这个民族的聚居区并不算小,从悉尼市区往西一直延伸到Petersham。在白人登陆之前,岩石区曾经是卡地哥人的捕鱼场所。白人登陆后,他们对土著进行了驱赶和屠杀。外加上很多白人带来的传染病在土著社区的流行,据说到了1791年,原本的1500名住在悉尼的卡地哥人只剩下了3 人存活(1)。有个网站上是这样记录的:



An English officer, William Bradley, wrote in his diary, "From the great number of dead Natives found in every part of the Harbour, it appears that the smallpox had made dreadful havock among them". Another wrote, "It was truly shocking to go around the coves of this harbour…where in the caves of rocks were to be seen men, women and children, lying dead".2



(中文译文:一位叫威廉?布莱德利的英国官员在他的日记里写道,"从港湾上随处可见的大量的死去的土著人来看,天花已经在他们中间构成了恶劣的灾害"。另一位写道,"在港湾边的开阔地上行走,真是让人震惊……在一个个岩洞里可以看见死去的男人们、女人们和孩子们躺在地上。)


我们今天看到的岩石区,曾经是哀鸿遍野的死亡之地。有谁知道这颇具欧风的建筑下面,埋藏这多少无数无辜的土著居民尸骨呢?"露天博物馆"的这些老建筑,在白人眼里也许是他们登陆澳洲的里程碑之一,而在土著人的眼里,是不是代表着屈辱和痛苦的回忆呢?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心寒。


当然,在观光的时候我还并没有读到这些历史。阳光正艳,游意正浓。我们走出鹅卵石小路,在The Rocks露天咖啡屋休憩。这是间挺特别的咖啡屋,从菜单的设置可以看出,无论是蛋糕、咖啡还是午餐,店主人绝对是花了不少的心思。似乎是想方设法要让顾客品尝到与众不同的东西。橱窗里看似Cheesecake的蛋糕竟然是Creamcake,上面的草莓和果酱竟然出奇地爽口,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的甜腻;他们的巧克力蛋糕也是用三种软硬材质不同的巧克力做成的,与众不同。而他们的咖啡菜单里竟然还有Double Afagatto。这是我在悉尼看到的第二家提供Afagatto的店铺。Afagatto在意大利语里是"冰激凌"的意思。咖啡店里的Afagatto 事实上是在冰激凌上面浇上一层热烫的espresso,并在冰激凌正在融化之中的时候serve给客人。我估计店东八成儿是意大利人。order了以后不一会儿,带着东欧口音的鬼妹把两杯Afagatto端了上来。因为杯子是玻璃的,所以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的冰激凌正在慢慢的融化。于是我用调羹缓缓地搅拌了几下,让咖啡和冰激凌充分地混合。然后再提起杯子,将里面的液体缓缓送入口中。顿时间,咖啡的清香与苦涩、冰淇淋的清凉和浓郁的牛奶香在嘴里同时弥漫开来:已经半融化成流质的冰激凌在舌尖继续慢慢地融化,而咖啡的清香已经跑到了舌根。我不禁放慢了速度,好让自己细细地品味这味道。


好咖啡、好食物、好天气、好游伴、好风景、好心情,这一切让我的心里一下子觉得无比舒爽。


就这样,我对岩石区二见倾心。


(未_完_待_续)


---------------


尾注:
1. http://www.cityofsydney.nsw.gov.au/barani/themes/theme1.htm


2. http://www.therocks.com/





Technorati : , , ,
Del.icio.us : , , ,

Powered by Zoundry

星期三, 六月 14, 2006

entertainer还是artist? 取悦别人还是愉悦自己?

版权声明:本人对此文保留一切权利。如转载,请在文首以不小于正文的字体注明作者和出处,并附上此版权声明。
--------------------------------------------------------------------------------


夜里与友人长谈,侃到韩片日片之类的东西。我很遗憾地告诉我的朋友,港、台、新加坡、日、韩的电视片对我而言是not my cup of tea。原因可能有很多。

原因之一是因为它们太公式化,最常用的爱情片公式系列是:

爱情片=要素1+要素2+要素3+要素4

要素1=善良的男女主角+(善良或不太善良或邪恶的第三者+第四者+…第n者) x 从中作梗=男女主角误会重重

要素2=男女主角误会重重+个别好人帮忙=80%机率真相大白百年好合+20%机率天各一方(男女主角之一死掉或者永远离开,不过离开后一定要写封信
让男主角track down)

要素3=n个偶像明星+n个搞笑明星或配角

要素4=炒作

公式的variation:

香港的片子就多加些客厅对话(不知道为什么,港片都爱选在客厅片),对话里都是阿强啊、阿芳啊、煲汤啊、吃饭啊、父母对儿女恋爱的态度啊、某某人的sibling突然告诉他/她另一个主角喜欢他/她之类的东西。

台湾片就是多加些眼泪,女主角都是一哭再哭,男的弄得不好也是意志薄弱,动不动就受到打击,心碎不已。

韩剧的眼泪=台湾片的眼泪x150%。

日剧套路稍微多些,但经常是奇怪的搭配,比如:35岁老女人和18岁的老男生、超可爱的女生配超假正经的男生。

原因之二是我个人对西方影视的偏爱吧。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给我扣"崇洋"的帽子。且慢!先听我把理由说完。


娱乐圈的人常常被成为"艺人"、"演员"或者是"表演艺术家"。就我看来,"艺人"一词其实有些模糊,这个"艺"字到底是"身怀技艺"的"艺"(skill and technique)呢?还是"艺术"的"艺"(art)?

我 把"艺人"大致分为2种:entertainer和artist。(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人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既是entertainer也是 artist。)entertainer和artist的区别是:前者是为了取悦于别人而工作,而后者是为了表达自己、愉悦自己。偶像歌星是 entertainer,而音乐家是artist,因为前者唱歌是为了表演音乐,歌里的你侬我侬唱得再动听也只不过是别人的idea;而后者是用音乐来表 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当然,并非是作曲家才可以看当艺术家,一个歌唱艺术家是能够在原作基础上进行理解、再创作、再诠释的人,他所关心的是作品里的信息、 意蕴;而一个偶像歌星只是一个唱匠,他关心的是自己的声音好不好听, 个人造型应该如何如何,上不上得了排行榜。同理,文学家关心的是作品在文学上的价值、文学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力;而小说家关心的是是否能够按期交货、小说是 否能够畅销、是否有书迷要求签名。

artist本该是让人崇拜的,entertainer本该是让人喜爱的。但是"艺人"这个词的出现似 乎是把这两个单词的界限模糊化、混淆化甚至淡化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拜"entertainer、漠视artist。这种畸形的潮流发展的产物便是千 千万万故事雷同、剧情单一、主角性格幼稚、对话内容极其无聊但经炒作和再炒作后又大受欢迎的影视作品。

殊不知,这些个 entertaining的电影电视只是junk food。可惜的是,现今的世界(特别是亚洲国家)吃文化快餐的人太多,品茗和鉴赏文化美食的人太少太少了。更可悲的是,大家吃文化快餐的时候还要配上" 薯条和可乐"(比如八卦杂志和明星自传),凑成"套餐"。

追星族追星,娱乐记者捧星、娱乐公司造星、网民论星骂星甚至对某些个明星进行幼稚而无聊的个人攻击――一个5000年文化的民族在5000年后的今天是否还传承着我们闻名世界的文化鉴赏力、文化底蕴,甚至文化创作力呢??!!

有个朋友曾经告诉我,很多人把香港比作"文化沙漠"。且不说这一论断是否正确,但现在中国大陆的文化荒漠化不是也很严重吗?其实真正令人担忧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是否到最后会走向枯竭?100年后的未来人会不会说我们的这个时代中国所经历的是一个"文化荒漠期"?

在这个文化荒枯的时代,我拒绝垃圾影视!




Technorati : ,
Del.icio.us : ,

Powered by Zoundry

星期二, 六月 13, 2006

我身边的白人(之二)


此文系本人2002年12月16日在daiwen论坛发布的文章。原贴见:
http://www.daiwen.com/club/dispbbs.asp?boardID=50&RootID=59038&ID=59038

--------------------------------------------------------------------------------
版权声明:
本人对此文保留一切权利。如转载,请在文首以不小于正文的字体注明作者和出处,并附上此版权声明。

在大学毕业后,我去了一家涉外律师事务所工作。虽然有时有那么个把白人客户或合作所的律师进进出出,但深交的却一个没有。我对白人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当初STEVEN给我的那段美好的回忆。真正结交和了解白人,是我来澳洲以后。

2. 三个约翰



曾经有个韩国留学生告诉我,澳洲人和美国人起名字的偏好不同。那些流行的美国名字,象TOM、MIKE、BUDDY在这里并不时兴。我遇到的澳洲白人中, 名字重复率最高的是JOHN,我这学期有四个同学和一个老师都叫JOHN,加起来是五个。我在这里把我所熟识的其中三个JOHN的故事讲大家听听。



2.1 跛腿约翰



叫他"跛腿约翰",完全没有歧视的意思,只是想以此把他和另外两个JOHN区分开来。



跛腿约翰是我国际贸易法班上的同学(我们的课都是任选课,所以每门课班上的同学都会不太一样)。我说他是同学,你肯定以为他和我年纪差不多。但事实上,从外表来看,跛腿约翰少说也要有六十岁了。



头一次见到跛腿约翰时,是第一次上国际贸易法课的时候。那天我迟到了15分钟,正好跛腿约翰旁边有个空位,于是我就一屁股做在了那儿。我们的这门课和学校 的其他课有所不同,授课的老师是KPMG的法务部经理,所以课堂也就被设在了KPMG的会议室。谁知我坐下后,是一片寂静。只见二三十个学生围坐在会议桌 前,等着老师发话儿。可是,半天没见动静,于是大家就开始猜,哪一位是老师。嫌疑最大的是JOHN和GEOFF(另一同学)。因为JOHN是房间里最年长 的,白头发白胡子白眉毛,外加金属边儿眼镜,看上去就象老师。可是如果他是老师的话,为什么坐在客座上,而不是主座上呢?GEOFF年纪看上去大概也有 40几了,他坐的位置是离主座位置最近的,可是他一个劲儿地和旁边的同学聊天,根本没有开腔授课的意思。原定上课时间是17点45,等到18点30,还没 有人吭气儿,大家心里大叹不妙,但都没说出来。这时候,JOHN第一个发话了,"请问哪位是老师?老师在不在?"好么,他被排除嫌疑了。大家听了沉默片 刻,面面相觑,似乎还祈望老师回应,一分钟后,一度寂静的会议室炸开了锅。大家相视而笑,然后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开了。然后JOHN又问了一句,"有谁有老 师的联系方式?"有个女生说她有,然后她拿出了网上下载的教学大纲,用会议室的分机拨打大纲上写着的老师手机,但无人接听。之后,同学们也就三三两两地做 鸟兽散了。(事后才知道,任课老师搞错时间,以为当天没有课。)



我和JOHN是最后几个离开办公室的人之一。他站起身来,走了两步,我才发觉他是个瘸子。进了电梯,攀谈了片刻,电梯里的攀谈让我再次看清了他的脸和手。 原来他非但是瘸子,而且是半边中风。他的左半边身体略向下倾,左手无力地垂在衣服里面,而且他的脸从正面看也是不对称的:左脸的面部肌肉显然已经萎缩了。 当时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儿女情长》里的中风老头子--躺在床上哼哼,儿女围绕在床边,因为我的印象中,中风老头子就应该是这样的。而眼前这位还一瘸一拐地 来上课,真是让人惊讶。JOHN的发音非常含糊,我想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中风的关系,他只用半边嘴讲话,二是其本身浓重的澳洲口音本来就让中国人难以理 解。所以,一开始,和JOHN的交谈是很吃力的。幸好我本人"猜功"不错,终于抵挡过去了。JOHN好象念书很认真,他整个谈话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想和我交 换笔记。很好理解啦,他的书写速度没有正常人快嘛。我当时没怎么想,就一口答应了。这是第一面。



没想到JOHN后来成了班里的"名人"。



我不知道其他的硕士课程是怎么样的,法律硕士的课程只要完成八门选修课就可以毕业。由于学校提供的任选课很多,所以每门课班上的同学都不一样,有时一个学 期过了,你都喊不出一些人的名字。但JOHN的名字倒是每个人都熟识的了,所以也算是"名人"。JOHN的"出名"颇为有趣。虽然他是六十好几的人了,但 他的好奇心是全班第一的。老师上课时,或者同学做PRESENTATION时,他都会提一大堆的问题。"为什么这个这个这个……?""为什么那个那个那 个……?"即使有时候问题非常SILLY,他也会一本正经地大声提出来,而且疯狂做笔记。结果大家都养成了习惯,老师讲课也好,同学做 PRESENTATION也好,只要是说完某个话题,就会马上向JOHN行注目礼,边说:"ANY QUESTION?"好象提问的权利已经成了他的专利。



JOHN对女孩子也特别"殷勤"。他常常给班里的两个俄罗斯美女带澳洲杂志,或者哪个女生晚到了,他就会招呼人家坐在他旁边,有时候课间休息他还会塞给我们桔子什么的。他的"热情"常常让班里的男生不舒服,不过女生们倒无所谓,觉得他象自己爷爷一样亲切。



不知道班里其他同学是怎么想的,至少对我而言,JOHN是一个很让人佩服的人。要是在中国,你们有谁会看到一个中风老头子一瘸一拐地去上大学?我不知道澳 洲其他的硕士课程是什么样的,我所念的法学硕士,是由学校提供几十门任选课,我们只要选择并完成其中的八门即可毕业。而老师的评分要求也很简单,一个 PRESENTATION加上FINAL RESEARCH PAPER就可以完事儿。所以我虽然答应了JOHN交换笔记,但事实上我从来没做过任何笔记,因为做不做笔记根本不影响最后的分数,而且我们也没有考试。 而在这种情况下,JOHN还是用他那唯一一只可以用的手雷打不动地做记录,更何况他的那股认真劲儿,总是让我自叹不如。在最后写论文的时候,很多老师动不 动就要我们写个八千七千的。我看到这些数字,也一度觉得头疼。但有时候想想JOHN,或这想象一下他用一只手吃力地打字的画面,我似乎又找到了力量。小时 候我也听过张海迪的故事,但直到亲眼看到了想JOHN这样的人,我才真正了解到了,和逆境抗争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才真正体会到了,为什么想张海迪那样的 人值得我们佩服。



当然,跛腿约翰也有缺点,那就是过于唠叨。每次做PRESENTATION,都要霸着讲坛讲老长时间。据其他班的同学说,他的最高记录是做一个多小时的 PRESENTATION,搞到人头皮发麻为止。不过,幸运的是,他在国际贸易法课上做PRESENTATION的时候,正好碰到了个很不耐烦的代课老 师,结果被多次提醒后,终于在半小时内结束了他的演讲。不过他的认真劲儿还是一点没改。晚到的同学事后都会收到他补发的讲义。虽然那讲义是被订得歪歪扭扭 的(用一只手订的,可以理解嘛)。
********************************
_<未_完_待_续>_



Technorati : , ,
Del.icio.us : , ,


Powered by Zoundry

我身边的白人(之一)


此文系本人2002年12月16日在daiwen论坛发布的文章。原贴见:

http://www.daiwen.com/club/dispbbs.asp?boardID=50&RootID=58924&ID=58924

--------------------------------------------------------------------------------

版权声明:
本人对此文保留一切权利。如转载,请在文首以不小于正文的字体注明作者和出处,并附上此版权声明。



在论坛上看到了有关白人的讨论,心里不免发痒,灌完了水还觉得很不过瘾,索性把自己的想法和经历付诸于文,一吐为快。事先声明,我的文章并不想对白人做什么总结性的评价,我只是把我所熟识和了解的几个美国和澳洲白人做一下性格分析,供大家参考。



1. STEVEN-美国"同志"



我第一次和白人接触是在大学三年级。那一年,我有一门必修课,叫"法学英语",是由一个美国外教教授的。其实我当初高考填志愿时,之所以考这个学校,也就 是冲着其"外教教授专业英语"这一广告去的。在一、二年级时,我就已经听很多老师和学长提及这位"外援"。可惜此人似乎过于繁忙(后来知道,他一个人要教 四个班),苦等两年,才得以见其庐山真面。



第一次见到STEVEN的时候,我有点吃惊,"这不是圣诞老人吗?"。真的,他和画上的圣诞老人非常想象,但是个头不高(估计165左右)。当时就已经六 十多岁了,不过身子硬朗得很。据学长介绍,STEVEN系美国共产党员,曾在美国做税法律师,因不满美国现存制度而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STEVEN是个很有趣的人。我们上课时经常会被他逗得前仰后合。举个例子来说,有一次,他在说话时提到了孙悟空,但是他忘了孙悟空用英语应该怎么说,于 是他在台上就开始给我们模仿猴子,吱吱地叫,还上窜下跳。可是我们当时都猜成了老鼠,结果把他搞得猴急猴急的,做出各种夸张的动作,直到有些同学反应过 来,大叫MONKEY KING为止。还有一次,他要给我们解释一个单词,BURGULAR,意思是"入室盗窃者"。可是当时我们的字典里查不到这个单词,而且中国的法律也没有 把入室盗窃和其他盗窃区分开来。于是他又开始使用肢体语言。他一下子走到门外,然后把门轻轻地打开,贼头贼脑地走进来,东张西望。我们事先没被打招呼,都 被他搞得莫名其妙。正在大家纳闷时,他做出确认四下无人状,把自己的箱子从讲台上悄悄地拿下来,然后鼠窜出教室。然后大家终于明白他的意思了,哄堂大笑。 这种事情几乎是天天有。他带给了我们欢乐,也让我们爱上了英语。



STEVEN也是一个非常执着认真的人。由于我们是法学院的学生,好多同学为了毕业时能进司法机关,都削尖了脑袋想方设法要加入共产党。有一段时间,"共 产主义信仰"成了每个同学口上常挂的词汇之一。可是真正能了解和坚持这种信仰的人究竟有多少,我真的很怀疑。但是我相信,STEVEN是"坚持共产主义信 仰"的典范。有一次上课,他一脸不高兴地走进了教室,然后对我们大家说,你们有谁听美国之音吗?有几个天才级的同学举了手。他接着说,你们有没有听说《红 角落(RED CORNER)》这部电影?是李查基尔演的。结果没有人吭气儿。于是他一下子提高了嗓门说,"这部电影简直是BULLSHIT!你们应该去抗议!"然后我 们从他口中得知,该电影讲述了一个美国人在中国被警察局非法拘禁的经历,其中有很多部分歪曲和误导了中国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执法状况。更让人气愤的是,某 些中国名演员不顾人格与国格,为了在美国出名,参加和协助了该电影的演出。当时大家听了都很义愤填膺,但事实上依我看来,当时最最气愤的人应该数 STEVEN。虽然身为美国人,但他对美国霸权主义的痛恨却远比我们强烈,可能他觉得一个蛮横嚣张的霸国形象是每个美国人的耻辱。我在这里并不想牵扯什么 政治话题。我引用这个事例只是因为我觉得:不管信仰的是共产主义还是基督教、天主教,很多白人都让我看到,他们对自己信仰的坚持、虔诚和无私奉献,都是值 得身处现今拜金社会的我们为之敬佩的。



STEVEN也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中国人向来以"传统"来掩饰自己的保守。有相当一部分的华人性格是偏内向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学校时,不管天有多 热,所有的女生几乎都要熬到第一个斗胆穿裙子的女生出现,才纷纷换上夏装;而冬天里穿超短皮裙裙的女生也往往会成为整整一个月的TOP10话题。在我们班 里也是如此,除了几个活跃分子,剩下的都是书生和淑女。甚至有个同学做了一个很酸的比喻:"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而STEVEN的行事风格,却着实给 我们单调的学习气氛输入了新鲜空气。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堂堂一个美国律师,在中国的着装有时竟然是这样的:把蓝底白条线裤(中国货)穿在沙滩裤里面;把中 式搭扣夹克穿在西装里面。非但如此,他还穿着这样的装束,骑着小自行车(人矮嘛)校内校外乱晃悠。下课时,他和值日生争着擦黑板,说是有利减肥。买饭时夹 着个铝锅排队(这是听学长说的,没机会亲眼目睹)。上课时背双肩包(有时候是"考克箱")另加上手里提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白色搪瓷杯……不管有多少人对其 行注目礼,他依然我行我素。"听自己的,让别人去说",这是他用行动向我们传授的人生信条。我不知道他对别的同学有什么影响,至少我自己一年下来改变了很 多,变得更开朗,更自信了。



STEVEN,我亲爱的"美国同志",我将永远记得他。我相信我的很多同学也会这样想。



(to be continued)





Technorati : , ,
Del.icio.us : , ,


Powered by Zoundry

原创美食文集



Technorati : , , ,
Del.icio.us : , , ,

Powered by Zoundry

色狼吟


此文系本人2005年4月24日在daiwen论坛发布的文章。原贴见:
http://www.daiwen.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48&replyID=111050&ID=11513&skin=1

--------------------------------------------------------------------------------
版权声明:
本人对此文保留一切权利。如转载,请在文首以不小于正文的字体注明作者和出处,并附上此版权声明。


打油诗一首,献给全天下被sexually harassed姐妹。

色狼吟

色狼是人不是狼,
天生爱欺花姑娘。
看到美女就发浪,
手脚不知哪里放。

其实色狼不如狼,
一副丑恶坏心肠。
人品低贱不高尚,
品味低俗不健康。

我劝色狼不要狂,
陋行早晚会暴光。
天网恢恢无处藏,
终有一天蹲班房!

乱写的啊!嘿嘿。:-P



Technorati : ,
Del.icio.us : ,


Powered by Zoundry

最爱意大利(前言)


此文系本人2003年12月27日在daiwen论坛发布的文章。原贴见:
http://www.daiwen.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24&replyID=49767&ID=6149&skin=1

--------------------------------------------------------------------------------
版权声明:
本人对此文保留一切权利。如转载,请在文首以不小于正文的字体注明作者和出处,并附上此版权声明。

偶是在来澳后才开始学烧菜的。而最一开始学会烧的菜就是PASTA和PIZZA。然后又学会了各种沙拉。并不是我不喜欢中国菜。而是意大利菜实在是太简单,而且有好吃。时间长了,就对意大利食品入了迷。

意大利人是古罗马人的后裔。这个文明古国几千年来积累的智慧,通过他们的饮食就可以反映得出来。



1、咖啡的智慧
走进任何一家咖啡店,你就会发现很多咖啡的名字便是意大利语。如:卡布其诺。而且一直以来有这样的说法,"最好的咖啡都来自巴西,最好的咖啡师傅来自意大利"。就连电视里的咖啡机广告也要打着意大利的旗子来做宣传。



2、西红柿的智慧
由于西红柿的植株有一种难闻的气味,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它是一种"毒果"。直到近代时期,西红柿才走上人们的餐桌。人类食用西红柿也只不过是200多年的 历史。而意大利人就是在这短短的两百多年里,"发明"了各种有关西红柿的美食。而其中,通心粉和比萨饼是最具闻名,最受欢迎,最有号召力的。当然,凯撒色 拉的影响利也是蛮大的。



3、奶酪的智慧
奶酪兴起于15-16世纪欧洲。欧洲各国都有自己制作奶酪的特有方式。跑到超市,你可以看到瑞士奶酪、英国奶酪、德国奶酪、希腊奶酪(FETTA),但唯独看不到"Italian Cheese"。这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这是因为意大利人所发明的奶酪种类实在太多,以致于仅仅一个词组Italian Cheeese根本无法表明到底是哪一种意大利奶酪。最出名的是 parmesan cheese,其质地坚硬,味道浓郁,容易储存。一般被刨成粉装,做GARNISH,或者与面粉鸡蛋等均匀混合。Mozzarella 也以其独特的香味而征服了全世界(至少欧洲地区)。一般被刨成条状,用于制作比萨饼。Ricotta也是质地很好的奶酪,多用于甜点制作。其实还有很多很 多……



4、刀叉的智慧
刀叉是意大利人的发明。直到亨利五世时期,才传入欧洲。之前的欧洲人是用手和木调羹进餐的(平民用木的,贵族用金属的)。



5、色拉的智慧
意大利人擅用各种草本植物进行烹饪。最出名的就是牛至草(oregano)。而其他的草本植物,则被用于制作色拉。如parsley,rocket, mint等。肉类+粮食+色拉,意大利人的营养还是蛮均衡的嘛^_^



笔者在这里打算给大家做一系列的意大利食品介绍。此贴只是一个引言。欢迎各位有兴趣的大侠指点。先谢啦。





Technorati : , , ,
Del.icio.us : , , ,


Powered by Zoundry

写给没有英文名的朋友们


此文系本人2003年12月25日在daiwen论坛发布的文章。原贴见:
http://www.daiwen.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30&replyID=49505&id=6126&star=1&skin=0

--------------------------------------------------------------------------------
版权声明:
本人对此文保留一切权利。如转载,请在文首以不小于正文的字体注明作者和出处,并附上此版权声明。

看了一个关于英文名的帖子,所以也来发发牢骚。

我没有英文名。也不喜欢取英文名。

99%留洋(英语国家)的中国人有英文名,99.9%留洋的印度人没有英文名。
--这是我最最佩服印度人的一个地方。
(日本人也很少起英文名,不过这是因为他们是自大狂,所以就不用佩服了。)

印度和香港都被英国占领过。香港人之后被英国人同化,就算英文不太好的老太太,也会冷不准告诉你她叫雪梨(Shirly)。而印度人却99.9%没有英文名!!!!!

印度人的名字字母很多而且没有规律,读起来相当困难,而且也不容易记住。即使如此,他们也坚持使用印度名而非英文名。

不取英文名会造成生活的不便吗?

不会,印度人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反之,流利的英文使他们在英语国家里照样生活得如鱼得水,至少其平均生活水平比其他国家的移民要好一些。

所以,在国外生存,最重要的是你的英文水平,而不是英文名。

曾经碰到一个印度人(是美女哦^_^),我们闲聊时我就问过她,"印度人为什么没有英文名字?"她的回答非常机智:"到了英国就起英文名字,到了印度你会起印度名字吗?如果你周游世界呢?你要起几个名字才够?"

我听了她的话,更加佩服印度人的智慧了。而且,事实确实如此。至少到了日本,我们不会其日本名字。定居在非洲的中国人,也不会搞个什么非洲名字。

周恩来和邓小平留法,用的也是自己的本名。

古语说得好,"大丈夫行不更名,做不改姓"。所言即是!

人的一辈子,三件东西受之于父母:身体,发肤,姓名。其实名字不仅是我们个人的IDENTIFICATION,更是我们民族背景的IDENTIFICATION

所以,没有英文名的同胞们,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啊!!!可不要输给印度人哪!(更不要输给日本人啊!)



Technorati : , ,
Del.icio.us : , ,


Powered by Zoundry

留学生税表填写傻瓜手册(2)-2005版


此文系本人2005年4月24日在daiwen论坛发布的文章。原贴见:

http://www.daiwen.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32&replyID=121665&id=16680&star=1&skin=0

--------------------------------------------------------------------------------
版权声明:
本人对此文保留一切权利。如转载,请在文首以不小于正文的字体注明作者和出处,并附上此版权声明。


退税税表的填写

前言

本文主要针对第一次退税 的留学生而写。如果你是澳洲永久居民的话,你的表格填写有可能会更加复杂一些(特别是你有一些family benefit的时 候),本文只能起一些基本的参考作用。本文的scenario是:留学生+有打工收入及/或银行利息收入+但无其它资产收入(房产股票投资或股息收入 等)。如果有资产投资收入的话,请做相应调整。本文的写作目的仅系给大家提供参考,不能替代任何法律意见或专业意见。在澳洲,只有会计师和税法律师才可以 提供专业税务意见。如有特殊需要,请务必咨询专业人士。(咨询税务专业人士所花费的费用可以算作下一年度decuction的一部分。)

第一章 填表的准备工作

在填表前,你最好确定你手头已经有了以下几文件或数据:
1. PAYG Payment Summary - 由雇主开出的交税清单。请确认表格上你个人的 税号和名字没有被填错(笔者本人就遇到过名字被拼错的事情)。如果你在这个财政年度里打了2份或更多份工的话,最好确定一下你已经拿到了所有雇主的清单。
2. 从04年7月1日至05年6月30日你的银行利息收入,包括活期、定期和cash management账户等利息收入。你可以要求银行给你出具书 面的证明。也可以先打电话到银行把数字问一下。有了数字就可以先填到表上,证明寄到后注意保存5年就可以了。当然,如果你平时做netbanking的 话,也可以从网上查询利息收入。
3. 如果你之前在别的财政年度退过税的话,你还需要去年税务局邮寄给你的Notice of Assessment。如果一下子找不到的话,最好和税务局联系一下,让他们重新寄一份。
4. 如果你想做e-tax退税的话,到下面这个链接:
http://www.ato.gov.au/individuals/scripts/etax/sslcheck.asp?doc=32235
然后根据网页上的指示下 载近年的e-tax software。如果你没办法做e-tax的话,那么就到newsagency去领一分TaxPack。我 认真查了一下,到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为止,ATO的网站上2005的TaxPack还没有可下载的PDF版本。不过e-tax的退税软件最后也可以生成可 打印文件,而且打印出来的表格和TaxPack的书面表格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你可以选择电子填写,人工邮寄,或者直接在网上lodge。人工邮寄的话,会 在28天内收到退税款。如果网上退税的话,一般14天内可以收到退税款。但我个人曾经在7天内收到款子的经历。所以强烈建议大家从网上办理。

第二章 税表填写

其实e-tax和手工填写的TaxPack的问题是一样的,所以我在这里就一并介绍一下。为了方便大家对照,本章的序号以税表问题的序号来标示。

下载、安装并运行e- tax软件后,先会出现一些介绍页面以及要求创建文件的页面,基本上没什么技术问题,所以我这里就先跳过了。如果是手动填写的话,也 会需要先填写一些个人信息,如姓名、税号、住址等,这里也不赘述了。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填personal detail的时候,有个问题问 "Are you an Australian resident for tax purposes?" 只要你的学生签证有效期是6个月以上的,你就 应该填Yes。理由在先前的文章里已经讲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2.1 无编号的preliminary questions
问:Do you have to lodge tax return this year?
答:一般是填yes。可能有人会问,什么时候要填"No"。据我所知,如果你的年收入是在6000以下的,而且事先已经向税务局申请并被批准不报税的话,雇主就不会给你扣税。因为这样的话你就无税可退了。(PR的话情况可能不一样。)

问:Will you need to lodge an Australian tax-return in the future?
答:一般是填yes。如果你在05年7月1日后不再打工并且要离境,或者你可以确定你下一财政年度总收入不会超过6000澳元的话,可以填No。

问:Were you carrying on a business in 2005?
答:No

问:Did you have a spouse at anytime during 2004-2005?
答:按个人情况填咯。

问:Do you wish to use EFT to receive your tax refund ... ?
答:我的回答是Yes。 答了yes的话税务局会把钱直接打入你银行的账号。如果填no的话也不要紧,你会收到税务局的支票。到时候跑到银行存支票就行了。 EFT相比之下快一些。另外,如果你选择EFT方式退税的话,表格里的BSB number是你银行账号的前6位数字,account number是剩 下的几个数字。

2.2 Income 部分

问题1:Did you receive any salary, payments....
答:只要你有过打工收 入,就要填Yes。如果是现金工(cash in hand)的话,先不要填在这里,因为后面专门有别的问题问到现金工的。 关于 occupation那一栏,如果你在04-05财政年度里做过不同工作的话,就填工资最高的那份工作。Payer's ABN, Gross Salary, Tax Withheld等等就不说了,基本上按照雇主给的清单依葫芦画瓢就是了。

问题2:Allowance, Earnings, Tips and Director's fees etc
答:小费啦,现金工收入啦,有的话就填yes。然后再填上数目字。

问题3:Lump sum payments
答:这一栏大多数情况下是空着的。如果你遭到过雇主解雇,并且雇主对你未享受的年假和长期服务假(这种假要工作5年以上才可以享受)进行过补偿的话,那么这栏就要填。

问题4:ETP
答:这一栏也空着。如果你收到过ETP的话,就按ETP summary把数字抄一下。

问题5至7:pension之类的问题
答:non-applicable,所以空着

问题8:Attributed personal services income
答:除非你在澳洲开公司或者跟人合伙做生意等,一般情况下这栏不用填。

问题9:fringe benefits
答:如果雇主给的PAYG payment summary表上有这项的话,就把数字抄上去。

问题10:Gross interest
答:银行利息。如果财政年度内利息总数超过1块钱的话,就得填。

问题11:dividends
答:如果没有股息收入的话就不用填。

问题12至22基本不用填。如果你有租金收入的话,则需要回答第20个问题。

如果是手工填写的话,Income部分的问题全部填完后,最好再检查一下数字加减是否正确无误。因为如果计算上有错误的话,可能会延误退税时间。如果是用e-tax的话,就没这种顾虑了。

2.3 Deductions
说到deduction,有的人会把它和offset混淆起来。简单地来说,deduction是对你的taxable income做抵免;而offset是对你的应交税本身进行抵免(一直抵免到税收为零为止)。

比如说,某人年收入为 10000澳元,外加100澳元的deduction的话,那么他应当交的税就是(10000-100-6000)x17%=663 澳元。如果年收入是10000澳元,offset是100元的话,那么他应当交的税就是(10000-6000)x17%-100=580澳元。


D1: Work related car expenses
答:如果你的工作用到自己的汽车的话(比如:送比萨饼)或者你有2份以上工作需要开车从一个工作地点去另一个工作地点的话,就要回答此问题。TaxPack里面提供了4种计算方式。这里先从略了,有问题的同志可以单独提问。

D2: Work related travel expenses
答:如果你的travel是工作的一部分的话(如:推销员),那么因工作需要而travel的费用就可以放到这里(雇主已报销的除外)。如果你有2份或更多工,并且需要在一份工下班后去另一个地点上工的话,你也可以把路费填在这里。

D3: work related uniform, clothing, laundry and dry cleaning expenses
答:如果你的工作需要穿 制服或者对服装有特殊要求的话,你就可以在这里claim一下。澳洲的大多数制服都是由雇主提供的。雇员一般通过支付押金取得制 服,在劳动关系结束后归还制服并领回押金。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只能claim洗衣费。标准是每洗1次1块钱。当然,也有雇主要求雇员购买制服的(如: woolworths) ,这样的话就是服装费加洗衣费都可以填。有的雇主会特别要求黑色裤子或某种颜色的鞋子,如果这样的话,应该算是个擦边球吧,基本 上也可以填的。如果洗衣费超过150块的话,税务局会要求你提供书面证据。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你一周内每天都工作的话,可以按每周洗2次来算,填104 块,如果你每周工作2-3天的话,还是填52块比较好。

D4: Work related self-education
答:很多留学生这项都没 填。但是我的一个念商科的朋友在超市做收银。她退税的时候找了个专业会计,那个会计告诉她,其实她的学费是可以用来做 deduction的。因为商科和超市收银是related work。所以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如果你打的工是和本专业沾边的话,最好充分利用一下,填到 deduction里面。如果你不确定的话,可以咨询一下会计师。

D5: Other work related expenses
答:绞尽脑汁再想想,还有什么因为工作而付出的特别费用没填的?有的话填上。

D6: Low value pool deduction
答:留学生一般用不上这项,因为大家在澳洲大多没有什么资产投资。

D7: Interests and devidends
答:如果你有银行利息收 入,而且银行对该产生利息收入的账户收取账户费的话,那么就可以在这里抵扣。如果是 cash management account的话,有的银行也会收管理费的话,也可以在这里抵扣。具体的数字最好咨询一下银行,或者从各个 statement里面加起来。

D8: Gifts and donations
答:如果你向ATO认可 的慈善组织或已经注册的政党做过2澳元以上的捐款,而且该捐款就可以被用来做deduction。TaxPack里面还提到其它的 情况。不过我想留学生除了做过海啸和艾滋捐款,其它的慈善活动(如:组织慈善舞会等)应该参加得很少吧。所以在,这里先从略了。

D9: UPP
答:跳过,对我们不适用。

D10: Cost of managing tax affairs
答:如果在04-05年财政年度,你曾经为税法律师或会计师的服务而支出过任何费用的话,可以到这里来抵免。但是要注意,如果你是05年7月以后找的会计师/税法律师,那么你的费用就要留到05-06年tax return的时候才可以claim。

D11: Australian Film Industry Incentives
答:跳过,不适用。

D12: UPP of foreign pension or annuity
答:跳过,不适用。

D13: non-employer sponsored superannuation
答:这项一般不适用于我们。如果在雇主给你交付的养老金之外,你自愿多交一部分养老金的话,才会对你适用。不过作为留学生,大家是去是留都拿不定,应该很少有人会考虑在澳洲养老的事情吧。

D14: deduction for project pool
答:对生意人才适用,跳过。

D15: Other deductions
答:跳过,一般不适用。

L1: tax losses for earlier income years
L1: tax losses for earlier income year carried forward
答:跳过,一般不适用。一般是前几念做过亏本生意或投资项目的人才填这项。

2.4 Tax offset
这部分的基本都不用填。只有T5和T9有可能会有个别人需要填。T5适用于购买了额外的健康保险的人。T9适用于支付了高额医疗费用,而且该费用在健康保险配付后,支出额仍高于1500澳元的人。

2.5 Other Items

C1、A1、A2、A3、A4都不用填。如果年纪不18岁的要填A1。

2.6 Medicare items -- 不适用

剩下的就不用讲了把,也就是declaration等等的东西。最后在double check一下,你把所有的Total都填好了。比如offset, 哪怕你一个offset都没有填,你在total那格还是要填上"0" 。

填完后就可以lodge了。就这么简单。呵呵。



Technorati : , ,
Del.icio.us : , ,


Powered by Zoundry

留学生税表填写傻瓜手册(1)-2005版


此文系本人2005年4月24日在daiwen论坛发布的文章。原贴见:

http://www.daiwen.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32&replyID=111222&ID=14631&skin=1

--------------------------------------------------------------------------------
版权声明:
本人对此文保留一切权利。如转载,请在文首以不小于正文的字体注明作者和出处,并附上此版权声明。


写在前面

(1) 基于本文写于2005年4月,文章的所有内容均以该时间的有关税收法律法规为基准。但是税收法律和政策会有相应的变动。所以请大家在应用本文时也注意一下当时的政策。如果有进一步问题,请www.daiwen.com/forum提问。
(2) 本文内容仅限于留学生税表填写。
(3) 本文系基于笔者个人经验所撰,不能替代任何专业法律意见。谨供大家作个人参考。
(4) 本文仅限于2个税务表格的填写--税号申请表和税号声明 (即向雇主提供的那份)。
(5) 关于退税税表的填写,请见"留学生税表填写傻瓜手册(2) (将于2005年7月澳洲税务局公布新版税表后与大家见面)。

I. 税号申请表(TFN application)

1. 我要不要申请税号

简 单地说,只要你在澳洲境内有收入,你就应该申请一个税号。即使你不打工,你的银行利息收入也会被视为可征税收入。如果你不向银行提供税号的话,银行会按照 澳洲境外人士的标准来对你的收入扣税。这一标准是远高于境内人士课税标准的。换句话说, 如果你不向银行提供税号的话,你所收到的利息就会打折扣。所以说,无论是打工也好,不打工也好,只要你有任何方面的进账,你最好都申请一个税号。当然,对 于年收入较低或者不打工的筒子来说,申请了税号的另外一个便利就是可以退税。除此以外,还可以享受政府对低收入人士的津贴。虽然我不清楚这种津贴是不是每 年都有,但是2004年7月我自己办退税的时候,就收到了政府258刀的对于低收入人士的津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搞一个税号还是蛮划算的。

2. 申请税号的途径

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网上申请。另外一种是普通申请程序。网上申请的网址是:
https://iar.ato.gov.au/iarweb/default.aspx?pid=4&sid=1&outcome=1
如果是普通申请的话,要到税务局填个表格,或者到这里下载表格:
http://www.ato.gov.au/content/downloads/tfn_applicationform.pdf
用A4纸打印一下,填完了以后,交到附近的税务局或者邮寄到以下地址:
Australian Tax Office
PO Box 9942
MOONEE PONDS VIC 3039

网上申请要比手动申请快一些。理论上税务局对于网上申请14天内办理完毕,而手动申请则是28天。

3. 税号申请表的填写

chinching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手动填表。也就是上面所列的那个PDF文件的填写。网上填写的内容与手动填写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所以大家可以对照着回答。

以下是关于该表各问题的填写说明:

Q1 -- 你之前是否有过税号?
一般大家都事先没有税号,所以要在NO上面打勾。

接着第一行填姓,第二行填名,第三行填住址,第四行区名。

Q2 -- 你为何要申请税号?
一般在"to give to your employer"和"to lodge an income tax return"旁打勾。

Q3 -- 你的全名。Q4 -- 曾用名。Q5 -- 性别。Q6 -- 出生日期。(这些就不用讲了吧。嘿嘿。^_^)

Q7 -- 职业(当然填student啦)。

Q8 -- 配偶(问题里的'de facto'是指"事实婚夫妻",这个中国人不用去管,除非你在申请税号前已经在澳洲境内有6个月以上同居关系)

Q9 -- 联系地址(可以是你的住址,也可以是你指定的任何地址。反正税务局联系得上你就行了。如果搬家的话,理论上要跟税务局汇报一下,实际操作上至少在报税前一段时间要跟他们讲一下。)

Q10 -- 家庭住址
这 栏好多中国人都容易填错的噢!一定要填澳洲的地址。因为问题里面的(即税法上讲的)"Australian resident"和移民法上的"澳洲居民"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只要你人在澳洲境内,在说法上就算是"Australian resident"了。这主要是因为你提供的是境内劳务。

Q11 -- 你是澳洲出生吗?

Q12 -- 你是否在税务问题上属于澳洲居民?
只要你的签证是在澳洲待6个月以上的,就一定要填YES!!!!理由同Q10。这里的"澳洲居民"是包括短期居民的。

Q13 -- 你是否有税收中介?
一般是NO啦。申请税号那么简单的事不用通过中介吧?

Q14 -- 你的联系方式

Q15 -- 备用联系人(没有也没关系。)

Q16 -- 签名(12岁以下的另需要监护人或父母签名。)

4. 注意事项

这里要提醒大家:在拿到了税号以后,千万不要忘记去一下银行,告诉他们你的税号。还有就是,税号在澳洲是属于很机密的个人信息,请不要在EMAIL里面或其它公共领域里提及。

II. 税号声明(TFN Declaration)

1. 什么情况下要提供税号声明?

很 简单,只要你打工,就必须向雇主提供税号声明(现金收入的工作除外)。按规定,你应该在建立雇佣关系起28天内向雇主提供税号。如果你不提供的话,雇主将 按照规定,以48.5%的最高税率给你扣税。所以,如果你在找到工作前还没有税号的话,最好用网上申请,这样可以确保你在28天内能够拿到税号并提供给雇 主。但如果你实在上网困难,你可以现寄出税号申请,然后在填表时在Q1里面注明一下(见下文)。

表格在这里可以下载:
http://ato.gov.au/content/downloads/n3092form.pdf
填写后交给老板就可以了。

2. 表格的填写

Q1 -- 你的税号?
这个很简单吧。不过你如果在找到工作前已经申请了税号,但是还没批下来,请在"I have made a..." 打勾。

Q2 -- 你是否授权你的雇主将你的税号提供给养老金机构?
YES

Q3 -- 姓名

Q4 -- 曾用姓氏(鬼妹嫁人后会改性。不过Q4对中国人不适用-- 嘿嘿,社会主义真好!)

Q5 -- 生日

Q6 -- 你在澳大利亚的住址

Q7 -- 你的受薪方式
如果你每周在20小时以下,请勾casual。如果正好20小时/周的,则勾parttime。

Q8 -- 你是否在税务上属于澳洲居民
上面已经说过了。签证在6个月以上的都应该填YES。

Q9 -- 你是否在这个雇主这里计算'税收起征点' 。
现 行的澳洲税法规定,年收入在6000刀以下的不扣税。如果你在这栏填了YES,那么雇主付给你的前6000刀是不扣税的。但是也要注意,在一个财政年度 里,你只可以在一个雇主那里设置'税收起征点' 。如果你同时有两份工作的话,最好在较高薪的那份工作设置起征点。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同一财政年度里,对两个及以上工作设置'起征点' 的话是犯罪行为。所以填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Q10 -- 因家庭成员所或的减免税率(只适用于澳洲本地人)
填NO。

Q11 -- 税收补偿(只适用本地人)
填NO。

Q12 -- 教育及金融债务(只适用于本地人)
填NO。

Q13 -- 税收减免及养老金补偿(只适用于本地人)
填NO。

然后就是签名,写日期。Section B不要填,是留给你老板的。

还有就是,如果你的表格是打印的,别忘了两页都要填啊!

好了,就这些了。希望对大家有用。^_^

等到7月份再发一下退税的东东吧。



Technorati : , ,
Del.icio.us : , ,


Powered by Zoundry

chinching给国内亲友的信(3)


这是本人于2002年7月23日在daiwen.com发布的文章。原链接见:

http://www.daiwen.com/news/html/2002/07/20020723162400-1.htm

--------------------------------------------------------------------------------
版权声明: 本人对此文保留一切权利。如转载,请在文首以不小于正文的字体注明作者和出处,并附上此版权声明。

大嘎好伐,阿拉是chinching。

时间过得真快,掐指一算,阿拉来悉尼都快一个月了。上个礼拜忘了向各位领导报告工作,结果个别领导专程来函对本小同志的生活、学习予以关注,并向本小同志阐述了定时向领导汇报工作的重要性。领导的关怀真是让阿拉感动啊(虽然我是在插科打诨,但感动确实是真的)。

小眭同志上个礼拜没有写信,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忙。忙。忙。

第一章 学习很忙
第一节 办手续很忙

记得上封信我说过啦,我在家里等学校的电话等了好几天,结果终于有下文了。周一的时候,我终于可以去注册了。由于我和一起来的几个上海人都是迟到的学生,所以行政主管亲自、专程对我们进行了批量处理。指导我们填写ENROLL表格。可是,还没完,这只是第一步。

填 完表格,等行政主 管把我们的DATA输入中央电脑后,星期三我去了 学校办公大楼,办学生证。在自我介绍后,学校的办事人员让我坐在一张小凳上,然后say cheese,给她一个最美的SMILE,在半分钟后,电脑就把我的学生证给打印出来了。哇,好漂亮的学生证哦!知道我刚刚为什么要对她smile吗?她 在用数码相机替我拍照啊!我现在手里拿的,就是印有本小姐大头玉照的塑料小片片。别小看这个小片片,它是一物多用的,上面还有条形码,据说买车票打折和在 学校借书都要用得上它!
真的好漂亮!好好玩!我晚上回家后还偷偷把它拿出来多看了两眼(是不是有点傻兮兮的?)。西西。但是,还没有OVER。L

如 果要用学校的电脑 上网,我还要让学校发给我PIN NUMBER(就是每个学生的专用密码)。学校有关人员曰:"按照正常的速度,在注册后一周内就可以拿到PIN NUMBER。"但我去学校INFORMATION DESK问了N次,答案总是Sorry. But we are trying to be quick. 从注册至今已经两个半礼拜了,这种quick也真是滑稽。盼星星,盼月亮,我天天在想我的pin number呀,有了它,我就可以在学校无限免费上网,免费打印,到时候就爽得不得了啦,哈哈哈哈。可是现在,哎,55……

第二节 看书很忙

前一阵子,房东还在跟我嘀咕:你是我所见过的留学生里最清闲的。而且念法律应该是最苦的,要看很多东西的呀,你怎么整天在家里呢?(注:那时我在等学校行政主管的电话。)

现在房东就不这样说了。取而代之的是:你们又去学校啦?

在 中国念法律的时 候,总是有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平时如果不努力也没关 系,只要考试时候背一下法条,就行了。在澳大利亚,that is not the case。澳大利亚是英美法国家,他们的法律大多是以往的法院判例。和中国完全不一样。中国属大陆法系,立法时写写法条,大家到时候看看法条就OK了。此 之谓"演绎法"。而英美法的逻辑却跟我们的背道而驰,他们是"归纳法"思维。所有的法条都散见于数不清的判例中。要学法律,必须看很多很多的判例。老师上 课倒是很简单。有关某某某某的规则,请同学们自己去看某甲诉某乙的案例。一节课下来,竟然引用了十几个案例。弄得我好不紧张。

于 是,怀着激动而又 好奇的心情,我去图书馆找案例。在研究了满是洋文 的查询方法介绍后,我成功地找到了我所应当读的案例之一。翻开书的第一秒钟,我是快乐的。第二秒钟,我就开始担心。因为这个案例有好几十页,而且里面的每 一句句子都写得很长,都是复杂句。(据说,这是因为法官们都想显示自己水平的高超,所以故意把案子用复杂的语法写得很长很长。)看得我眼珠子都要掉下来 了。抽了口气,换了个案例,又很长。再换,还是长。啊,上帝啊,菩萨啊,真主啊,救救我吧!阿门!阿弥陀佛!什么神灵都叫过了(就差没叫李宏志了??不过 他是假的神,叫了也没用),就是没人帮我。怎么办呢??硬着头皮看下去喽!不过我不得不承认,那些法官的水平真的很高,文笔也真得很好,就是长了些,看得 我真的很想骂娘(但事实上基于本律师多年的涵养功夫,这一想法至今尚未付诸实施)。不过这样还是来不及。没等我把上节课的case看完,第二节课老师又引 了很多case。所以我就是这样,被无辜地、彻彻底底地卷进了恶性循环之中。

苦啊!

第二章 家务忙

我 敢说,我这辈子做 过的家务都没有现在这几个礼拜的多。在上海,饭来 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事情都是爸妈搞定。可是在这里,就没人给我服务了。幸好,同屋的女孩会烧菜。经过一轮"悉尼回合"谈判,我们双方达成了睦邻友好的合 作关系:为了公平起见,由她老人家来掌勺,我小朋友帮忙打下手(主管洗菜、切菜事宜)。不过跟她这个熟练工相比,我这个生手实在不怎么顶用。

??青青,你来洗菜吧。
??好的,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但是,怎么洗啊?教教我!

结果又给这位领导添了麻烦,在我这个生手上工之前,她得先向我介绍洗某某菜的步骤和要领,然后再让我着手实施。但我的手脚很慢,她看得心里急得很,母语就蹦了出来:"侬真是个'摸太太'。"笨手笨脚的,混到现在。

我还得和领导一起去买菜。

我还得经常擦卫生间。

我还得洗衣服。

我还得洗碗。

命苦啊。

第三章 活动忙
第一节 当导游很忙
由 于我和我室友是我 们这批人中最先到悉尼的。在我们来悉尼后,其他人 陆陆续续的也到了。中国人常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还说:他乡遇故知是人生四大喜事。你想,当你在异国他乡迎接你在上海的朋友时,会多开心啊?尤其 是当这些朋友将和你一起度过"人在他乡"的这一年,你能不激动嘛?至少我很开心,身不由己地就给他们充当了"导游"。带着他们去学校,去银行,去买电话 卡,所有的程序都again。

第二节 游玩很忙
人一多,就想着玩啦。上周三,上完课,有同学提议去四处看看。于是我也加入了临时旅游团。我们初步计划先去圣马丁广场,再去达令港。

1、圣马丁广场
延 着乔治大街向前行 军,不久我们就到了圣马丁。广场不大。(比上海的 人民广场小好多。)但是氛围还不错。广场周围都是那种很欧化的尖顶建筑,也从侧面反映出澳大利亚受英国文化影响之深。建筑不高,抬起头,很明显的能看到, 它们背后的其他现代化大楼和悉尼塔。广场上有些干净的长凳。我坐了下来。慢慢品味广场的美。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悉尼的空气,恩,很清新。耳边传来了风声, 行人的说话声,汽车的鸣笛声,咦,还有一种此起彼伏的"嗷嗷"的怪声。睁开眼,低头一看,原来是海鸟。在电影里,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外国人的广场上会有成 群的鸽子,时而飞起,时而落下。但在这个广场上,这种不知名的海鸟取代了鸽子的角色。和鸽子不同,它们很特别,也很漂亮。红红的嘴(很长很尖),长长的 腿,灰白相间的时尚外套,简直是美女级的!美女的肚腩比鸽子要小,翅膀比鸽子要长,所以美女们飞起来特别漂亮。只是嗓音不太好。"嗷嗷"的有点象猫叫。

2、达令港
离 开圣马丁,走了不 到十分钟,就到了达令港。在达令港边上有个华人开 了家店,专卖明信片、鲜花和替人画像。走进店里聊了一下,竟然是上海人,老乡。我照顾了老乡的生意,在他那里买了很多明信片,作为回报,老乡给了我折扣优 惠。天下一家亲,呵呵。再往前走,就到了港湾。其实达令港很小,但风景不错,所以很出名。和上海的外滩一样,悉尼人在这里也修了漂亮的堤坝。这时候,有同 学叫:"哎呀,那个人没穿衣服!"原来是有人在晒日光浴。再仔细看,有好多人光着背趴在港湾边上。边欣赏风景边晒太阳。回头看看自己??全副武装,涂了很 厚的防晒油,带着墨镜,举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折伞,好象"达秋拉"吸血鬼一样,生怕见到一丝阳光??倒是和他们形成了强烈反差,很滑稽。港湾的景色很美, 但经不起多看几眼。当初看了些什么,我现在想想都不怎么记得了(注意力都被裸男裸女吸引过去了)。反正总的感觉就是"蓝",蓝的水,蓝的天。

3、空中单轨列车(MONORAIL)
从 达令港走出,我们 去坐了MONORAIL,一种单轨的轻轨列车, (远远看去有点象上海的轻轨),路线是环型的,它只是饶着CITY转一圈,没有起点站和终点站,可以在任何一站下车。列车开动时,可以从车窗向外看到悉尼 市区的风景,很不错。一圈转下来,悉尼塔、达令港、歌剧院、圣马丁、伊丽沙白大厦、乔治街都看了个遍,很过瘾。由于是在下午5:30坐的车子,不一会儿五 脏庙就闹着要补充能量了,所以我们坐了一圈半就下来了。要是吃饱了再去坐这车,我铁定会坐上它七八圈才罢休!

我的一个同学说,她觉得这种列车很浪漫,如果她有男朋友,一定要"携子之手",双双坐在车厢里,浏览风景,谈天说地,待上一整天。

哇,MONORAIL之恋,really很浪漫啊!这想法的确不坏!

4、歌剧院
第 二天,又有同学提 议去看悉尼歌剧院。虽然我前一天已经在 MONORAIL上看到了歌剧院的一角,而且前一天也玩得很累,但我还是积极参加了这天的旅行团。毕竟自己到悉尼已经快二十天了,竟然还没去过歌剧院,不 是很戆吗?去北京不能不去长城,去上海不能不登东方明珠,去悉尼当然不能不看歌剧院,否则实在是太没面子了。所以我又全副武装,高举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折 伞,出发了。

走 进看悉尼歌剧院, 第一感觉就是:旧。真的很旧。我怀疑,歌剧院的外 墙原本应该是白色的,但现在由于时间的关系,已经变得黄黄的了。第二秒的感觉是:还是很美。比照片上的更能让人震撼。看了后就不禁觉得:即使象上海大剧院 那种现代建筑,也无法与很多年前修建的又老又黄的悉尼歌剧院相比。至于歌剧院究竟有多美,长得什么样,各位一定在照片上看过,俺就不多说了,反正就这样。 由于阿拉很穷,所以只在歌剧院门外晃悠了一下,没能进去欣赏一下它的"内在美"。不过,歌剧院的魅力最终还是不敌阳光的杀伤力,不多会儿,我们就被晒得浑 身冒汗,于是我们找了个地方吃了午饭,顺便纳凉。

吃饭的地方是一家洋人餐馆。我们一行四个上海律师,在看到了他们贵得离谱的菜谱后(其实在当地很平常,只是换算成人民币后很贵而已),点了两个小比萨,一份沙拉,外加四份饮料。想想,直径不到10厘米的两个小比萨,竟然由四个人来SHARE,是不是很穷酸?不过也没办法。

5、皇家植物园
吃完饭,我们准备去歌剧院旁边的皇家植物园走走。听说这个植物园里有著名的"麦夸里夫人之椅",是观赏悉尼风景的最佳地点之一。在植物园门口,我们四个找了半天没见着售票处??原来这里竟然是免费的!好开心啊!

比起上海的植物园,这里的皇家植物园简直就好得不得了!

植物园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北半边靠海,和歌剧院那边的陆地连在一起,被称作Farm Cove(法姆湾),南半边与市区邻接。所以,在植物园里行走是一件很舒畅的事情。往左看,蓝天白云碧海千帆,往右看,是地势起伏绿色大草坪,和参天的大树。

悉尼的白人都很爱运动,又不怕晒黑(人白嘛,张柏芝语)。所以在植物园的行人道上可以不时地看到有人顶着大太阳长跑。不过,我个人觉得,这样跑跑感觉也应该很不错的,一是因为视野开阔,跑步时能够心情舒畅;二是因为有海风徐徐吹来,不会让你觉得大汗淋漓。

他们还很爱日光浴哦!所以,在大草坪上,我还看见一对夫妇在地上铺了块布,然后全身赤裸地趴在上面晒太阳。不知道这中情形要是到了中国会怎样。一定会造成群众围观的场面吧。在这里倒是很平常的。

在皇家植物园逛了好久。看到的除了树,还是树。反正都叫不出名字,所以我也没办法欣赏啦。不过,对于麦夸里夫人之椅,我还是很感兴趣。所以,我一路都在找。

植 物园里的椅子很 多,也很特别。外型上就和《阿甘正传》海报上的一 样,但走进一看,每个椅子上都有小标牌。我个人的理解是:这些椅子都是由当地市民出资在公园里修建的。作为回馈,公园把资助者的名字(或者他们死去亲人的 名字刻在了椅子上。所以有的时候你会看见椅子上写:感谢张三(1920-?)和他的挚爱李四(1925-1990)以及他们永恒的爱情。诸如此类,很有 趣,也很人性化。

研究了很多椅子,独独未见麦夸里夫人之椅的出现。植物园的指示牌也很怪,有一块空地上竖着"麦夸里夫人之椅"的牌子,但空地上却没有椅子。这时,距离指示牌十米远的地方正好也有个椅子,上面坐了个白人帅哥。于是我走上前去,想看看那张椅子上面是否有"小指示牌"。

刚刚靠近椅子,帅哥就跟俺打招呼,How are you?
俺:Fine. Well, I am looking for a chair named Mrs Macquarie's Chair. I've checked almost every chairs, but…
帅哥:Ha,ha… (指着那块空地) You see the rock? That is.
俺:You mean that the Mrs Macquarie's Chair in itself is not a real chair, but a rock?
帅哥:Ha, ha, yes, yeah…

知道了吧!白马非马。麦夫人之椅并非椅子。

顺便提一下,这个植物园还有一些历史意义。因为当初英国人发现澳大利亚大陆时,就是从这里登陆的,就在麦夸里夫人椅旁边的海滩上。

6、塔朗加动物园(Taronga Park Zoo)
在来悉尼之前,很多朋友都对我说,"一定要替我抱一抱考拉啊!"

为了完成大家交给我的革命任务,我和几个同学决定一起去塔朗加动物园。

大家事先约定,在环型码头(Circular Quay)集合,然后一起坐摆渡船,去动物园(在北悉尼,须穿过悉尼湾和杰克逊湾)。坐上游船,我们的动物园之旅开始了。

渡轮有两层。白人都爱坐在外圈的甲板上,晒太阳。象我们这种先天条件不好的黄种人只能进船舱纳凉啦!起航喽!由于渡轮的路线要穿过悉尼湾和杰克逊湾,所以沿途会看到港湾搭桥、悉尼塔和歌剧院。正好让俺把前两天看过的各个景点从另一个角度再复习一遍。

阳 光很充裕,正中白 人们下怀。洒到海面上,海风吹来,海面泛起粼粼的 波光,金色的,很耀眼,很迷人。渡船向前开动,经过了歌剧院。哇塞,歌剧院的外轮廓被阳光勾了一个金色的边,外加上歌剧院的本色是奶黄色的,所以不难给人 造成错觉??歌剧院的外壳是14K镀金的。抬头一看,天上的云彩都是浅黄色的耶!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的海滩会被称作黄金海岸??那都是阳光惹的祸。

我正贪婪地环顾四周,欣赏风景,渡轮已经靠港了。下了船,我们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步行去动物园;另一条就是坐缆车。这里的动物园和中国不同,他们收了门票后进门了就没有任何"苛捐杂税",我们在渡轮买票时顺带买了门票,所以,缆车是免费的,不坐白不坐。

上 了缆车,又从空中 复习了一下三大著名建筑:悉尼塔,歌剧院,港湾大 桥。(好嘛,这下海陆空三种角度都试遍了)。下了缆车,一下子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特大的考拉玩具,供游客合影。我们也不能含糊啊,大家纷纷拿出相机,嚓嚓, 嚓嚓,嚓嚓。我最穷,没有相机,所以只能东噌一张,西借一张。拍了多少张也不记得了,只记得有一张是闭着眼睛躺在考拉怀里假装睡觉的,我想洗出来一定很有 趣。西西。

动 物园里的动物好 多,生字也好多。来了动物园,我的文曲星大派用场。 真是累,每见一个动物都要查一次生词。英语真是门浩瀚的语言。公袋鼠、母袋鼠、小袋鼠、长腿袋鼠都叫法不同。还有各种老鼠啊,小鸟啊,种类、性别、大小的 不同,都会造成不同的称呼,有的动物的学名即使翻译成中文我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里个东西。

先说说动物园的主要特点吧。
特点之一:大惊小怪。
你能想象吗?家养的猪、狗、马竟然都要拿到动物园来展览。莫名其妙耶!
特点之二:动物本位。
动物园很尊重动物的生`活习惯。
如果展示老鼠和蝙蝠,他们就把展厅建成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只是用一种暗暗的奇怪的光(在这种光下白色衣服回显出紫色的荧光)来照明。(估计这种光老鼠之类的动物感觉不到。)
如果展示白天不活动的动物,如袋熊,他们就把袋熊的窝的一面做成透明的(但是又背光,阳光照不到),让袋熊白天能在窝里安安心心地睡觉,(而不是强迫动物白天出来展览),所以我们去看时,只见到它憨态可鞠地在那里仰面朝天呼呼大睡。(肚子一起一伏的,很可爱。)
特点之三:环保宗旨。
到处都有关于宣传保护生态的设施。

有些动物在上海或者无论哪里的动物园都能看到,所以我在这里就不介绍了。我就给你们讲讲袋鼠和考拉吧。

各 个照片上的袋鼠都 是站着的或是奔跑中的。但我很幸运,竟然看到了袋 鼠休息的场景。大家都知道啦,袋鼠的前腿很短,后腿很长。它们休息时把长腿伸得直直的,上半身坐着,远远看去很象海滩边上坐着的晒日光浴的长腿美女,很有 韵味哦!袋鼠园里有人行道,游客都在这条路上走,而园内其他的任何地方都是袋鼠的领地,human not permitted。当游人走近时,有些小袋鼠有些受惊,立刻支起长腿,一蹦一蹦的跳走了。哇,身形矫捷,英姿飒爽,美啊!

再来说说考拉。考拉又叫无尾熊。这个名字,在澳大利亚还有个典故。
说 很久以前,森林里 闹水荒,很多动物都渴得快死了,只有考拉一人生活 得特别"滋润"。于是其他动物就开始怀疑,考拉身上肯定有猫腻。事实上,森林里有一棵大树,树洞里有一股泉水,只有考拉一人知道。之后,由于森林过分干 旱,起了大火。其他动物都跑了,只有考拉在树洞里饮水没来得及跑掉,结果尾巴被烧掉了。而树洞被烧后,其他动物就发现了泉水,从此大家幸福地生活。惟独考 拉,牺牲了它的尾巴。"独享不如分享",西方人的寓言故事也是很有意思的。

一进考拉馆,就听到了游人门"欧欧"的叫声。馆里一共有四只考拉。有的坐在树叉上,有的抱着树干。考拉的每个举动都会引起大家惊喜的叫声。不多会儿,我也加入了他们这只"大惊小怪"的队伍。

过了会儿,有只考拉从树上快速地往下爬,背对着游客,小屁股一扭一扭的,有点象婴儿尿布广告里的小BB。
游客:欧??

又过了会儿,有只考拉坐在了最靠近人群的树叉上,面向游客和阳光,然后又用后腿挠了好几下肚子,正好是拍照的好角度和好时机。
游客:欧??
照相机:嚓嚓,嚓嚓,嚓嚓,嚓嚓……(考拉简直就是"胶卷杀手")

再过了一会儿,今天最精彩的镜头出现了。有只公考拉扭着小屁屁,爬到了另一只母考拉身边,它用鼻子去碰母考拉的鼻子,碰了好几下。两只考拉鼻子对鼻子,从远处看有点象在接吻,很有趣。
游客:欧,嚓嚓,嚓嚓。
然后公考拉又展开了进一步的攻势。他的鼻子一下子从母考拉的脸上转移到了它的腹部。母考拉好象受了惊。"嗷"地叫了一下(我猜她大概是在叫"色狼,讨厌!"),急急忙忙地往树顶上爬,爬得老高,迟迟没有下来。公考拉只能在原地,望"母考拉"兴叹,哎,又失恋了。
不过,考拉的爱情创伤不比人类。五分钟之后,公考拉就又开始了新生活。他跑到另一个树叉上去找另一只公考拉聊天了。
啊,那只公考拉可要当心啊,澳大利亚的法律是允许同性恋结婚的。(开玩笑。)

第三节 社会活动很忙
也就是到同学家里聚餐啦。去了三次同学家。有一次是请同学来聚餐。

还有一次悉尼同学网友会,是澳洲移民留学网和当地的一个教堂合办的。我在那里又认识了好多新朋友哦。有一对澳洲白人夫妇还邀请我和我室友下个月去卧龙岗玩。

除此以外呢,本周五晚上学校有聚餐,是学院里搞的。本周六班里又有BBQ活动。下个星期四,Law student society也有BBQ。

所以我就又可以到处吃啦。西西。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最后祝大家也忙得开心,活得潇洒。

Chinching
24/04/02I THINK. I CHANGE. I DO.





Technorati : , ,
Del.icio.us : , ,


Powered by Zoundry



chinching给国内亲友的信(2)


这是本人于2002年7月23日在daiwen.com发布的文章。原链接见:

http://www.daiwen.com/news/html/2002/07/20020723162300-1.htm

--------------------------------------------------------------------------------
版权声明: 本人对此文保留一切权利。如转载,请在文首以不小于正文的字体注明作者和出处,并附上此版权声明。

哈罗,大家好吗?

上个礼拜我向各位领导汇报了俺chinching同志的近况,想不到各位领导的反映竟如此强烈,都纷纷回信,对俺chinching同志的生活状况予以关注。(好感动啊!)现应部分领导同志的要求,俺再将本周精彩事件回顾一下,向各位综合报道:

1、Auglish??爱你在心,口难开

上回说道,chinching同志在悉尼的头三天,凭着一口上海腔洋泾浜英语在机场、银行、商店不时出没,须臾,在肯德基载了个不小的跟头。这回且作如下分解:

话说,chinching同志当日在肯德基遭到残败之后,并未气馁。在晚上刷牙之时,对着厕所的镜子暗暗发誓:阿拉一定要搞定这ugly Auglish! 于是乎,chinching同志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去磨练听力和口语、积累词汇。每天晚上,在电视机前,你可以看见一个小妞,竖着耳朵,目不转睛地 盯着电视机,late into the night,那就是chinching同志,她还在那里与Auglish奋战。在厕所,在厨房,在客厅,常常可以看见chinching同志提着呱呱作响 的收音机,漫无目的地晃来晃去的身影,依然是那样(象袋鼠一样)的竖着耳朵。

有付出,就有回报。经过这番折腾,chinching同志的自我感觉日益良好。正在此时,一个个革命的考验来到了她的面前。

任务一:开通银行卡。

前两天办的银行卡、说明书及密码都寄到了。根据说明书的最高指示,俺chinching同志必须致电银行的出纳员,告诉他阿拉已安全地收到了卡和密码,并 要求开通。chinching同志寻思着:不就打个电话吗,太简单了。于是乎,拨通了银行热线,输入卡号、密码,再转出纳员。??helo, kanaholbu?(hello, can I help you)??呆了??我打的是悉尼市内电话呀,没打什么巴基斯坦长途呀,妈妈米呀……用了五秒种镇定了一下,再告诉他我要开通银行卡……之后反正也就这样 啦,很使劲地听,很费力的讲。要知道,中东人、中亚人的英语很难听懂的,他们的语言都没有爆破音,所有的p都念b,所有的t都念d,所有的r都念l。哪象 收音机里的白人官方语言那样"通俗易懂"!好在终于过关了。

任务二:办借书证

每个社区都有公共图书馆。而且是全免费的。听到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后,阿拉带着证件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地方图书馆。管理员是个优雅的白人妇女。我见到她就乐了。哈哈,太棒了,不是巴基斯坦人#@*&%。

--Good afternoon, ma'am. I am a new comer here, and I wanna get a library card.
--Are you "over writing"?

over writing?over writing?over writing?这个单词在我耳边萦绕许久,我仍不得其解。一脸窘迫地蹦出句Pardon? 她笑了,改用官方口音:Over eighteen?

接下来倒是顺了。不过各位领导要是有机会来澳大利亚,千万要注意他们的口音。白人的发音虽然易懂,但是他们在语言习惯上与英国英语、美国英语还是有区别的。至少要谨记:这里的/ei/音都会被念成/ai/。

2、教会游

房东是基督教徒,礼拜天要做弥撒。在他的盛情邀请下,阿拉搭上了房东的车,前往教会一游。老实说,做弥撒这三个字我都是会写会念,可是它究竟是怎么回事,阿拉倒真的不清楚,这回又有机会开眼啦。呵呵。

进了教会后,他们发给我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圣歌歌词。进入大厅后,我一下子被那中庄严肃穆的气氛给感染了。轻轻地走到一边的座位上,坐下。有个 神父在台上慷慨陈词。大意是:上帝是伟大的,因为他把他的儿子送给了我们,枕救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罪的。我们要赎罪。我们才能上天堂。他还加了一句, MOTHER QUEEN(就是英国皇太后)已经上了天堂,因为她是个伟大的女性。(当天正好是MQ去世的日子)。云云。期间,大家按照神父的要求不时地起立,唱圣歌 (很好听)。半个钟头后,一个年轻的小伙上台,引经据典,向大家阐述基督的好处。大家都虔诚地听着。再过半小时,神父同志再上台,做"总结陈词"。期间穿 插唱圣歌。结束后,大家闲聊片刻,回家。

我虽然不是教徒,但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宗教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个好东西。不论它的教义、故事是否具有真实性,至少有一点法律做不到的事情被它做到 了??净化人的心灵。法律是后发制人的,它用罚刑来惩治罪恶。而宗教是先发制人的。它在罪恶刚刚在人的心灵里萌芽时把它消灭。

而且,我想说,这次的经历绝对是令人难忘的。我第一次看到那么虔诚而善良的眼神,竟然是在白人的脸上,在教会里(忘了说,教会是比较小的教堂, church)。而且,走在悉尼街头,你会发觉那些白人都是面带微笑的。你要是向他问路,他会很热情地微笑地向你讲解,说不定还会带你走一段路。悉尼是个 移民城市,而本土的白人竟有如此的胸襟,对每个种族的异乡人都是那么的友好。(我个人认为这也是修养的问题。)这种海纳百川的精神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更 值得美国人、德国人和其他有种族歧视的人学习。真希望哪天在上海也能看到上海人面带微笑,和蔼地对待每个"外地人"。

3、唯一的遗憾

大家也会觉得很奇怪,这周chinching怎么没去什么风景名胜呀?

不能怪我,只能怪学校。周二的时候我去学校注册,学校的主管老师说,明天来吧,我会打电话通知你的。于是,我周三在家里等了一天。毫无音信。周四打电话给 学校,主管不在,我留了言,继续等待,无果。周五又打电话,又等,又无果。Anyway,经研究决定,下周我要自己去他办公室坐着等!

我每周一、二、三有课,每天就上半天课。所以会有很多空去逛逛。下个礼拜说不定就可以写游记给你们了。西西。

Have a nice weekend!

chinching
2002/4/7


I THINK. I CHANGE. I DO.



Technorati : , ,


Powered by Zoundry



chinching给国内亲友的信(1)


这是本人于2002年7月23日在daiwen.com发布的文章。原链接见:
http://www.daiwen.com/news/html/2002/07/20020723162200-1.htm
--------------------------------------------------------------------------------
版权声明: 本人对此文保留一切权利。如转载,请在文首以不小于正文的字体注明作者和出处,并附上此版权声明。
HI,大家好,我是chinching。

到悉尼已经有三天了。现在向大家汇报一下我chinching同志的新奇生活,大家周末没事儿做,就看看吧。

第一天 感觉最好的日子

1、买免税化妆品(男同胞勿看)

下了飞机,我和另一个同学就急急忙忙地寻找免税店。早就听说机场的免税商店有免税的化妆品,可是阿拉这辈子还没福气去见识见识,这下终于有机会了。于是, 我们两人提着大包小包的冲进了免税商店。一进商店,我就惊叫:好便宜啊!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所有的化妆品竟然都是洋文,阿拉都不知道每样东西是干什 么的。这时,一个漂亮的洋MM笑咪咪地过来,CAN I HELP U?。。。于是阿拉操着上海音的英语地说要。。。最后买了兰寇的一整套大瓶装的油性皮肤专用护肤品,才100多澳元,大概人民币400-500左右吧。和 国内简直不能比。难怪那么多国人都希望中国早日进入WTO,关税降下来后,女士们的化妆品费用可以省掉一半!

所以,各位JJMM,要关注WTO进程啊!

2、快乐购物

大家都说悉尼的东西贵。我说得看情况。象化妆品之类的,就很便宜,超市里的欧来雅、美宝连都比国内便宜30%,遇到特价甚至会有对折??爽啊!其他的物价 嘛,只要是耐用品,象家具、锅子之类的会贵些,日常用品和国内的相差不大。不过,在这里,各超市、商店的店员服务绝对一流。真的!在上海,你走进一家商店 后,只要盯着某样物品多看两眼,就会有个营业员(通常是中年的下岗再就业妇女)堆着笑脸说:欢喜伐?要眼啥?好象一定要你买似的,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会 逃之夭夭。但再澳洲,就不一样。顾客可以随便看。店员只是给你一个微笑。如果要帮助,你可以招手,他就会过来帮你解释、推荐产品。包括银行也一样:不象中 国,要先填单子。出纳员服务时冷冰冰的。这里的出纳员很热情,我去存钱时不用先填单子,而是直接到窗口,出纳员看了我的护照后就直接向我推荐了学生帐户 (享受国家优惠,比普通帐户合算),然后她问我在悉尼念多少年书,并向我推荐了组合存款方式,即:把下半年的生活费用定期存款存半年,上半年的做活期,这 样利率会很高,而且也有利于控制自己的消费。现在回头想想上海的"冷面"服务,真觉得差距太大了。上海的经济环境和悉尼相差不大,可是人文环境却 #@$%...

总而言之,这里的购物,会让你真正体会到当"上帝"的感觉。

3、英语、上海话都OK

为什么说这天是感觉最好的一天呢?因为觉得自己已学的英语很够用。购物、存钱,办任何事都没问题。只是澳大利亚人口音有些怪,需要你集中精神仔细听而已。 通常白人的口音比较容易懂,马来人、香港人、越南人还有中东人的 口音实在是可怕,所以问路、找服务员,我基本上找白人。再说,让白人给自己服务,感觉也很爽啊!

还有一点,令我吃惊。这里竟然有好多上海人。在马路上时不时就可以听到上海话,好开心,好亲切。我甚至到上海人开的店里买了东西,和老板聊了几句。听说这里有一些老年人,由于子女办了移民,所以就过来养老。他们靠上海话就可以在这里混了。

看看,学上海话多重要!

第二天 华铁卢日

阿拉在哪里遭到华铁卢的呢?

KFC!

第一天到悉尼时,连我自己也觉得惊奇。我就靠着自己的半吊子洋泾浜英语,竟然能够完成机场海关申报、打的、购物、购买电话卡、买手机号、领支票、存钱等一系列革命任务。所以当天就打电话回家给爸妈说,自己的英语在这里好够用啊。

可是第二天就不同了。我们由于心情好,特地去了肯德鸡,想大吃一顿。但是到了那边就楞住了。鸡翅怎么说?鸡块?鸡柳?结果发现,在肯德鸡竟然有好多不认识 的单词。而且最令人失望的是,他们竟然没有香辣鸡翅!而每块炸鸡都异常的硕大。我事先不知道,找服务员说,4 WINGS,2 NUGGETS, 结果她给了我4个全翅2块鸡,吃得我撑得哟!这里还有好多其他在中国没有的品种,象一种TWIST的东西,竟然是薄饼包鸡肉。后来我们每人拿了一张宣传广 告,回去做学习教材。

到了肯德鸡,我才发觉英语真的不够用。吃一次竟然要事先学会好多单词啊!

第三天 不好不坏

早上睡了个大懒觉。中午起床后,房东一家带我们去海滩。悉尼的海已经够蓝了,比上海不知道好多少,但房东却还嫌它脏,说卧龙岗的海水还要干净,比照片上还要好。

在海边吹了一个钟头,回家后,我和室友开始整理东西。最后发觉我们应该去买洗衣皂。结果逛了一大圈都没见着。跑店里去找老外HELP,他们竟然说,澳大利亚人从来不用肥皂洗东西,只用洗衣粉,而且都是机洗。言下之意,只有中国来的穷人才会用肥皂手洗。

好在不光是中国人穷。万念俱灰下无意走进一家朝鲜人开的店。看到了一种黄黄的丑丑的写满朝鲜文的肥皂。经过望闻问切,仔细研究,我们最后断定,这是一块洗 衣皂,而且,从商品的一角发现了LAUNDRY SOAP的字样,于是乎,吾二人欣欣然买了下来。1.3澳元那!相当于RMB6元呢!只有香皂那么小。哎,朝鲜的舶来品,真贵!

其他新鲜事

洋人?鬼老?骚臭?香水
所有的北方来的中国人都管白人叫鬼老。就好象上海人称台湾人为"台八子"一样。别人比自己富裕,自然就会心生嫉妒。西西。我倒没什么抵触情绪。

终于知道为什么外国人要用香水了。走进他们的肉店,我就不能呼吸。所有的生肉都有一股骚味。白人爱吃生食,自然身上会有骚臭,所以如果不用香水,身上就会很臭很臭。真的!早上有一白人来找房东,走后在客厅流下了一股味道,房东忙开窗散气。

无限上网
上网很便宜,比国内不知道便宜多少。尤其是电话费,0.18元一次,随便上多久。所以我们和房东都轮流上网,几个小时都不下来。否则,一个个地上,就会浪费很多电话费。对我这种网虫来说,实在是太美妙了!

复活节
来这里的第一天就是复活节前夕。我好兴奋,以为可以感受一下澳大利亚的当地节日文化。谁知,最后还是很失望。复活节放四天假,所以他们唯一的活动就是在复 活节前夕购物。(因为假期内店都不开门,华人开的店除外)顶多再买一些巧克力的复活节彩蛋或者巧克力兔子给小孩子。然后,有钱人去度假,普通人就看四天电 视。所以,对他们来说,长假就等于彻底休息、睡觉、看电视、吃东西。和国内的假日经济相比,你自然会觉得很无聊。而我这个购物狂这两天只能在空旷的街头乱 走,逛逛华人店,好没劲,好想念徐家汇、南京路,比想家还想!

同性恋
晚来了一星期,错过了同性恋大游行。这里的同性恋竟然可以结婚!God!真难以想象!

好啦,先写到这里吧。阿拉要去困告了.以后有机会再给你们讲讲其他的新鲜事。如果你不想看这种东西,来信告诉阿拉,阿拉自然会接灵子,不再给你塞这种垃圾。

最后教你们一句AUGLISH(澳大利亚英语):CHEERS!(相当于BEST REGARDS)
所以各位:CHEERS!

SEE YOU LATER! 我,胡汉三,还是要回来的!

chinching

2/4/2002I THINK. I CHANGE. I DO.





Technorati : , ,
Del.icio.us : , ,


Powered by Zoundry



我的‘咖啡情’


这是本人2005年5月4日在daiwen论坛发布的文章。原贴见:

http://www.daiwen.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8&ID=14657&replyID=112544&skin=1

--------------------------------------------------------------------------------
版权声明:
本人对此文保留一切权利。如转载,请在文首以不小于正文的字体注明作者和出处,并附上此版权声明。

说起来可能有点可笑,我对咖啡的感情,应该已经不是"喜欢"两个字可以概括的了。咖啡对我来说,就像是情人,是知己,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东西。

1. 初识咖啡

第一次认识咖啡,还是在 八十年代末。那个时候,电视里的雀巢咖啡才刚刚开始做广告。当时也正逢改革开放的初期,偶老爸从单位辞职,开始下海做生意。经常和 港商、广商打交道。不知什么时候老爸沾上了咖啡瘾。即使每天出去谈生意要喝咖啡,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情还是闲坐在沙发上一口一口地慢慢喝咖啡。看着他那副 很享受的样子,我跟老妹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尝试了一下。于是两人一人冲了一杯,咕咚咕咚从喉咙口灌下,然后两人一脸苦涩地面面相觑----电视上不 是说"味道好极了"吗?咋喝上去象中药似的咧?当时真想不通老爸怎么会喜欢上喝这种东西。

2. 咖啡与小资

大概每个七十年代末和八 十年代初出生的人都会有这种经历吧。大学毕业后,找到了稳定的工作。经常在下班后和同事一起去唱卡拉圈儿K或者泡吧。记得那阵子还 挺特殊,网上一大堆的文章在那里'批小资'。但事实上好多人都是网上批小资,网下打肿脸充小资。我虽然不算是批小资队伍中的一员,但好歹也算赶小资的积极 分子吧。就在这样热火朝天的社会大局势下,偶被朋友带到了新巴克,第一次尝到了"非速溶"的咖啡。其实那时候对咖啡也不是很懂,反正店门口的广告里是什么 咖啡,我就点了什么。其实现在想想,中国人比较能够接受的应该是冰咖啡吧。至少星巴克的店门广告很少会是什么热饮类(hotbeverage)咖啡。 (呀,好象跑题......)

那时候的咖啡应该是既苦又甜的,而且甜多于苦。况且偶这个人天生喜好高热量的食物。所以在咖啡里加了好多的蜂蜜,然后在最上面那层奶油上还要撒好多的巧克力粉和肉桂粉。

反正那个阶段,咖啡在偶 脑子里的印象就是"小资的体现,甜味的饮品,物欲的享受"。好象不掏钱喝杯贵得惊人的咖啡,就戴不上小资的帽子。据说还有更狂的筒 子跑到"东魅"去喝60元人民币/杯的咖啡呢。那可算是小资到极点了,快敢上'大资'了。 (估计该算 '中资'吧。呵呵。)

3. 享受品变成兴奋剂

工作上正轨后,有一阵子 加班特别厉害。每天晚上不到11点是回不了家的。在办公室里写东西,写着写着就会疲倦,颇有睡意。但老板又象周扒皮一样把工作任务 逼得死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爸的雀巢咖啡被我擅自搬到了办公室。每天吃完免费的工作晚餐,我就会喝上一杯咖啡,然后埋头工作。每天早上一到单位,也 是由一杯咖啡奏响一天的工作序曲。一天里少了这两顿,整个人就会象焉儿了似的,提不起精神,好象每天就是靠着咖啡而活着的。

出了国还是这样。老实说我是个念书挺不用功的人。每学期真正花在学习上的日子也就是考试或者临交作业的前几天。所以每次考试前夕,或者要交作业的时候,咖啡就成了我临时报佛脚时的必备武器。喝了咖啡,提了精神,然后猛背猛写,侥幸过关。(感谢上帝!阿门!)

那个时候,咖啡对我而言也许就是没有味道的吧。因为它唯一的function也就是帮助我熬夜赶作业。没什么享受或品味可言。

4. 爱怨交加

真正了解咖啡、怨恨咖啡到最后喜欢上咖啡,却是从我到咖啡店打工开始。

也就是在我来澳洲的第二年,澳币对人民币的汇率突然凶涨。才一年的时间,就从4点4涨到6点6,整整50%!!考虑到老妹的未来嫁妆和老爸老妈的养老储备,我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个咖啡店里开始了我的打工生涯。

老实说,咖啡店的店员虽 然是以女孩子居多,但事实上这是一份体力活。象我这种20多年来都是'远疱厨' 的一介书生(算是'女书生'吧,呵呵),连拿菜刀 的手势都欠专业。不管如何,尽管犯了好多常识性错误,这份工作最后总算给我扛了下来。可是就在一开始的那阵子,我真的是很讨厌咖啡。因为每天要给客人端数 不清的咖啡,还要收拾各个桌子上的残羹冷炙,洗N个咖啡杯。每次想到或闻到咖啡,就会联想起水槽里泡着的脏兮兮的咖啡杯以及水面上漂浮的恶心的咖啡奶沫 #@%$&#@。

咖啡店里经常有免费的咖 啡可以喝,一般是客人点了以后又不要了的,或者是服务员写错单子白做的。记得有一次我中午休息的时候正好有一杯客人点了不要的咖 啡,当时自己也是又累又渴。我端起咖啡杯,咕咚咕咚的就把里面所有的液体都灌进了肚子。咖啡入肚了,胃里一阵火热,但嘴巴里留着的确实难言的苦涩(好象是 long black吧,忘了看了)。我心里想着自己的劳累、经济的压力、还有紧张的课业,眼眶一阵湿热。还好当时忍住了没哭。但是之后的好几天心情都不 太好。然后有一天就找了个机会靠在BF肩膀上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BF轻轻地抚着我的背说,"不要伤心了。你慢慢会习惯的。""会习惯"?这算什么安 慰?我当时听到这话觉得奇怪,心想:哎,怎么连安慰人都没有技巧?真是个傻小子。

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才发 现,原来BF的话是对的。再烦再累的生活,只要习惯了,也就没感觉了。打工时间长了,手脚熟练了,自然也就不觉得累了。于是乎,咖啡 不再是令我我恶心的苦汁。而每天在咖啡香弥漫的工作环境里忙活渐渐地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天天和咖啡的朝夕相处,使我有了机会了解咖啡,也进而喜爱上了 咖啡。爱得成瘾!

5. 咖啡的生活,生活的咖啡

其实,生活就像是杯咖 啡,初初品来有些苦涩,但是无论多苦,只要用心品茗,你都会从中品出其清香和韵味,从中得到享受和快乐。不论是身在海外也好,在国内 打拼也好,虽然每各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压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涩体味' ,但是只要学会以一颗炽热的心去品味生活,用心体验生活中的美好之处,那么你 的生活也就会变得丰富多彩。

也许老爸每天下班坐在沙 发上喝咖啡,并不单单是为了咖啡的味道,也许他更需要的是忙碌生活中片刻的休息。他品茗咖啡,其实也就是在品茗生活。也许我今天喝 的咖啡和老爸的速溶雀巢并不是同一种咖啡,但是我却突然发觉自己能够深切感受到老爸每天能够品到的滋味----那就是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找到支点,让自己得 到放松和释放,然后用更充沛的经历再次投入生活的奋战之中,因为这样才能'战' 得更加成功,活得更加有滋有味。

如果一个人能够学会象品茗咖啡一样去品茗生活,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的每天都是很精彩的。

咖啡,是生活的咖啡。郁闷的人用它来消除生活中的烦恼。快乐的人用它来宣泄内心的喜悦。忙碌的人用它来给生活减压。悠闲的人用它来点缀生活。

爱上咖啡,是件多么快乐的事啊!^_^

6. 漫谈咖啡

现在请允许本人以半个内行的身份给大家介绍一下咖啡文化。呵呵。

其实澳洲有很多人很会品咖啡。咖啡的味道取决于4大因素:咖啡豆的质量、咖啡豆的烘培技术、咖啡机器的好坏以及咖啡手的技术。

咖啡最早是非洲人的一种 食品,后来跟着非裔奴隶一起传入欧洲和美洲。咖啡豆有很多种。期中最主要的无非是非洲咖啡(特别是巴西咖啡)和南美咖啡(比如哥伦 比亚咖啡)。因为咖啡是一种热带作物,所以一些适合咖啡生长的特殊地区的咖啡就会被归类为品质比较高的咖啡。星巴克和麦当劳的咖啡都是在非洲取材的,所以 他们店里的咖啡比起其它连锁店的咖啡来讲,咖啡豆的清香会更纯正和浓郁。

咖啡文化的真正发展应该 是在欧洲。或者说,应该是在意大利。可以说是意大利人的智慧,让咖啡成为了全世界人喜爱的饮料之一。虽然意大利本身不适合咖啡豆种 植,但是意大利人对咖啡的烘培技术却是顶尖的。因其烘培技术和时间长短不同,烘制过的咖啡豆也会被分为多种。有的是mild roast而有些则是略带焦 味的。

所以说,在品茗咖啡的时候,你应该会品尝到两种味道。一种是咖啡豆本身的清香,另外一种则是烘培过程中产生的香味。咖啡豆的清香和烘培过程中产生的略带焦味的香味有时候会互相冲突,完美的咖啡应该是两者兼俱却不互相冲突的。但事实上很难做到。

在澳洲,如果你比较喜欢豆香的话,可以去麦当劳和星巴克,而如果你喜欢烤香的话,Gloria Jean's, Michell's patisserie 和 Lavazza的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除此之外,咖啡豆的新鲜 度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咖啡豆被碾成粉状后,其香味就会开始挥发。过了一段时间后,味道就会散尽。如果再放一段时间的话,咖啡粉就会 受潮。所以,如果你去的咖啡店是当场碾豆的话(如Michell's patisserie和星巴克),那么咖啡的豆香味是保留得非常好的。如果那个咖啡 店是使用事先已经碾好的咖啡粉,那么这个店的咖啡在香味上就会打些折扣。

接着说说咖啡机和咖啡的烹煮。传统的意大利咖啡煮法有3种。一种是蒸馏;一种是过滤;还有一种是压壶。

蒸馏的传统方法就是用一 个特制的蒸馏壶,最底层装水,中间层装咖啡粉,最高一层是个杯子。一根蒸馏管直接连通三个层面。当下层的水煮开后,就会变成蒸汽, 然后从咖啡层穿过,变成咖啡汁,通过顶层的蒸馏口流入顶层的杯子。这种杯子的价格也不贵,Woolworths才卖20刀。偶上次去QVB,正好遇到打 折,结果15刀捧回一个意大利进口咖啡壶,最后带回中国,孝敬老爸。呵呵。(呀,又跑题......汗ing)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店里的咖啡机,实际上市运用蒸馏咖啡壶的同一原理而进行了技术改进的结果。杯子在最下面接住液体,机器里加热后的水蒸气通过咖啡槽,滴入下方的杯子。

过滤法实际上就是把咖啡粉浸泡在滚烫的热水中,片刻后用过滤纸滤去咖啡的渣。

压壶法则是用一个特制的压壶,在壶底放咖啡粉,壶的中间有一层滤网,所以注入水后,咖啡还是会留在最下层。压壶的滤网事实上是可以上下推动的。在上下推动的过程中,咖啡和水就有了充分的混合。最后把滤网推倒底部,留在上层的就是咖啡汁了。

咖啡手的技术其实是和机 器有关的。曾经有澳洲朋友对我说,她看到过有个中国人从意大利人手下买了家咖啡店。但买下后,喝咖啡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能关门。 而客户减少的原因就是那个中国人做的咖啡没有原来意大利人的那么好。可能就像中国的北方人天生就会包饺子,意大利人似乎天生就是做咖啡的能手。很多次,我 经过一些路边的意大利咖啡店,都会去点上一杯咖啡,感受一下高手的作品。

其实咖啡制作过程中最重 要的有两个环节。首先就是咖啡粉的放置。咖啡粉(最好是现场研磨的)应当放入咖啡槽,然后压紧。这里有个讲究,如果咖啡粉压得越 紧,那么煮出来的咖啡就越香浓。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男咖啡手煮的咖啡应该普遍比女咖啡手煮的要香(跟手劲儿有关)。特别是30岁左右略带欧洲口音的男 筒子,手劲和技术都正好处于高峰状态。第二个重要环节则是奶沫。奶沫的制作很有讲究。因为蒸汽通过牛奶的时候,泡沫一开始是慢慢增加的,但是到了高峰后, 泡沫就会越来越少。有点象一个抛物线的数值吧。所以一个好的咖啡手就会知道抛物线的顶端会在哪里。判断奶沫峰值一般有两种办法:普通咖啡手的办法就是看秒 表。而高手的办法则是听牛奶沸腾的声音。所以你要是去了一家咖啡店,那个咖啡手是不看秒表,自己凭感觉做的话,那么这个人做的咖啡应该会比普通咖啡手好 些。看秒表的一般就是新手或生手了。呵呵。

说了那么多,好象嘴巴干了。去充一杯咖啡再说。先把速溶咖啡溶解,然后加2勺蜂蜜,搅拌均匀后加入牛奶,然后用微波炉热一下......味道很棒哟!!有兴趣的筒子试一下吧。吼吼。?



Technorati : , , ,
Del.icio.us : , , ,


Powered by Zoundry

中西方性文化之我见


这是本人2005年2月6日在daiwen论坛发布的文章。原贴见:

http://www.daiwen.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38&ID=13149&replyID=101891&skin=1

--------------------------------------------------------------------------------
版权声明:
本人对此文保留一切权利。如转载,请在文首以不小于正文的字体注明作者和出处,并附上此版权声明。

在两地的生活让我感觉到,对于婚姻和性的态度,西方人和中国人似乎都走到了两个极端。



1。西方人的极端



我们谈到西方人/鬼老,总是以"开放"二字来概括别人的婚姻观和性观念。但是我个人觉得:西方人的所谓"开放"也有其"闭塞"之处。再者,"开放的"未必就是"正确的"。



来到澳洲,你会发觉澳洲人对小孩子的性教育启蒙大大地早于中国人。澳洲的小孩9岁左右就会被学校老师组织看有关两性奥秘的动画片。当然这种动画片的描述手 法是非常象征性非常间接和婉转的,但至少小孩子都会知道自己不是 妈妈 的"夹肢窝"或者是肚脐眼里蹦出来的,而是从来自爸爸的"小蝌蚪"和妈妈 的 "小圆圈"。12-13岁时,他们还会接受更详细的教育。每个小孩都要完成给黄瓜或者香蕉套避孕套的家庭作业(甚至有的学校强调要家长通过家庭辅导来帮助 小孩子完成这项功课)。而14岁左右以后(有的小孩可能更早),小孩子如果出门约会异性,家长就会盯嘱小孩子带上避孕套。如果你翻开澳洲青少年杂志如: Dolly或者Girlfriend,你还会发现里面有心理医生和性医生的专栏,专门解决青少年性生活上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



这种开放的教育最大的功效就是降低了青少年未婚先孕和患性病或艾滋的机率,但是它也有负面影响。



只有性教育而没有"性态度教育",这种教育体制会造成青少年对性关系的误解。他们会认为自己只要有带套就可以sleep around。甚至很多小男孩庆 祝18岁生日的方式就是买一本<花花公子>或<好男人>等色情杂志。在一些小孩子的心里,上一次床似乎就和吃一个汉堡一样简单。 家长对小孩子也通常采取放任态度。并非每个家长都会教导小孩子,如何正确地或者是慎重地处理性关系。或者即使有这方面的教育,但是由于教导方式不适当以及 小孩子的逆反心理而收效甚微。特别是18岁后搬出去自己住的青少年,这方面的引导就更少了。



另一方面,"性态度教育"的反面教材倒是很多。很多电影电视为了使故事更加罗曼蒂克,男女主角通常今天认识明天就上床。其给人的错觉就是,'一夜情'是浪 漫的表现,而非一种不慎重的决定。再者,很多青少年偶像对于两性关系的处理也很随便。比如:小甜甜不到一周的婚姻,詹尼佛 罗佩兹的两次闪电式结婚和离 婚,paris hilton的每月一男友。媒体在报导时也只是大加渲染。很少有人告诉青少年这样是对的还是错的。而这种报导的副作用就是会使一些青少年 对正常的男女朋友关系失去信心或者不慎重对待,把分手当成扔垃圾一样简单。青少年的这种畸形的性态度在电影<美国派>里体现的最明显 -- 男孩子认为自己高中毕业后还是处男是羞耻的事,所以一定要找一个人完成任务,甚至同学的妈妈也可以成为性幻想的目标。



为什么西方人缺少对小孩的"性态度"教育呢?其实仔细想想,这应该是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因为西方国家一般都倡导思想的自由。大家都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强加 于人。所以孩子要是不听,父母也就没什么办法。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西方人都有宗教约束(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都反对婚前和婚外性行为),而这种约束在 一些青少年甚至成人身上发生了负面作用。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摆脱宗教对思想的约束,他们喜欢甚至ENJOY做一些宗教禁止的事情,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他们 "思想自由"的体现。但是他们却从未意识到,"思想自由"并非就等同于做事不加考虑,他们的所谓自由的性思想恰恰被他们反宗教框框所禁锢了。他们的"性解 放"最后还是演变成了"性滥交"和"性草率"。这种想法也通常被称作西方人80年代"性解放"思潮。当然,社会在发展,思想在进步,90年代末的西方社会 又有了"性保守"思潮的回流,毕竟大家都认识到了过分开放的性滥交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讲,他们还是在"性解放"和"性保守"两大价值观门 口徘徊。



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性丑闻更加剧了青少年性观念上的疑惑。我看到一篇美国人的报导,说很多美国家长在被小孩子问到"总统都可以这样,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或者"为什么要选这样的人当总统"时,都会觉得很难回答。甚至6岁的小孩会问她妈妈,"什么叫作性丑闻"。。。



光告诉小孩子什么是"性"是不够的。事实上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怎样慎重地处理性关系。



2。中国状况



跟澳洲小孩所受的性教育相比,中国的教育体制在这方面的确有些保守。我记得在上中学的生理卫生课时,我们女生还要和男生分班。可笑的是,男女性器官虽然在 不同的课堂上被讲解,但是我们用的教科书却是一本。你可以阻止男生听到你的讲课,你却不能阻止男生们翻到课本的某一页自学,甚至搞一本<少女之心>辅助"自学"。这种闭塞的性教育所造成的后果就是青少年不完全的性观念和性知识。不完全的性观念,会使青少年产生畸形的好奇心理从而导致青少年性 犯罪率上升。即使公开的数字不那么高,但我相信还是有很多案例是被受害者的畏惧心理和老师家长的遮羞式ARRANGEMENT所隐藏起来的。我敢说,中国 人的性观念至今还是受到了很大程度的传统观念的压制。这种压制的最大体现就是各大中学对学生"早恋"的打压。可是感情是能压就压得下去的吗?在成人的世界 里,我们大谈"爱情是排山倒海无法抗拒的",而我们反过身来却要阻止青少年去"拒绝"这种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且不说这种做法不人道或者侵犯人权,这种打 压的副作用已经非常明显:一方面,很多青少年把感情转为"地下"发展,但不完全的性知识以及扭曲的社会舆论使他们无法采取避孕措施(他们毕竟要经过商店营 业员的盘问或至少白眼才能买到避孕套),以至于最后珠胎暗结,再后面面对他们则是更可怕的两道关:一是非法人流所造成的身体上的伤害甚至生命的丧失;二是 学校开除学籍以至于当事人教育机会的丧失甚至人性的堕落。相比澳洲的未成年人人工流产专设医院和专门心理辅导,甚至学校的宽容(至少只让你休学而不开除 你),中国人的"仁义礼信"在这方面的体现实在是让人失望。



我最近回国,正好敢上我一亲戚结婚。她告诉我现在婚姻登记处的性教育录像还是80年代的版本(从衣着及化妆上判断),而且是一男一女穿着衣服盖着大被子拍 摄的。听到这个我不禁感到可笑。这个片子不看也罢。一部平常的甚至经过剪辑的外国爱情片就比它更具"教育"效果。这也从另一方面让人感觉到,人们的性观念 仍然停留在80年代的水平。真的是很可悲。



再一方面,另人更失望的是,中国传统观念的不适当压制似乎与西方社会里宗教教义的压制竟然是异曲同工。过分的压制毫无疑问会造成心理上的反叛心理。而西方 的电影电视在中国大地上的误导效应也与其在西方社会相关效应相似。年轻人开始追求"开放"的性思想,或者对"一夜情"的看法也与西方青年相同。但是,"开 放的"或者"西方的"并非等同于"正确的"。中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事实上已经造成了很多中国青年的畸形心理。看看搜狐论坛的有关"处女大争论"的帖子吧, 你会惊奇地发现,很多男网友认为自己的婚前性行为是理所应当,但是自己的妻子却应该是"处女"。说白了,这种人表面的包装虽然是西化了或者说"自由化"了 解放了,而骨子里却还是封建的渣。活脱脱穿着西装的封建老道!



让我更失望的是小部分留学生,特别是小留学生的状况。因为心理上对中国传统思想或者对父母的叛逆,外加上澳洲青少年对他们的影响,他们面对的迷惑其实要比 西方青少年更大。经常看到小留学生同居的报导。而媒体也只把这种现象当作炒作工具,而从来没有人想过如何来改善这种状况。鲁迅先生笔下"吃人的人"在中国 大地上似乎并没有消失。很多媒体甚至很ENJOY报导甚至过分地不适当地渲染这种报导(见本论坛有关新西兰学生的帖子以及新西兰学生的有关网络音乐作 品)。为什么这些媒体会enjoy呢?因为那些"吃人的人"或者至少那些幸灾乐祸的人非常enjoy读这种东西,并且愿意付钱。但设想这些孩子在出国之前 已经端正了自己对性的态度,接受了完善的性教育,西方社会在他们身上的负面影响也就不会那么大了。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有的人18岁就遇到了"今生最 爱",如果是真心相对郑重决定共同生活的话,并没什么不可以的。要知道人权也包括人的"身体权",干涉他人性生活在西方人的眼里是一种对人权的侵犯。



我个人还觉得,西方人的同居现象在很多中国人的眼里是被误解了的(这主要还是因为那些电影电视的误导,甚至日剧台湾剧的影响)。很多中国年轻人会认为同居 是很"新潮"的事情,很"开放"的表现。殊不知很多西方人对于同居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的,甚至就和婚姻一样谨慎。这很大程度上也和西方社会的宗教和法律背景 有很大的关系。从宗教上讲,西方社会大多数人是基督徒/天主教徒/东正教徒。(其实是大基督教Christianity的三个分支。Xman前面谈到的 "新教"其实是英国的圣公会,属于小基督教Protestant Christianity的一种。) 对于这种人来说,婚前和婚外性关系都是不被允许 的。所以事实上,选择同居方式的西方人并非占大多数人口,而且信教的男女青年即使住在一起也不一定会有性关系。从法律上来讲,西方国家的 common law认为男女同居一定时间后就是"事实婚"(de facto relationship) ,甚至男女方双方互称 de facto husband和de facto wife。所以有些人向女朋友提议同居时,就会象求婚一样,要经过慎重考虑。在看<>的时候你就会注意到,莫尼卡和钱得勒决定同居时还要当件"喜事"来宣布(虽然两人已经有婚前性关系,但是决定同居还是要经过一段时 间的考虑的)。至于"一夜情"的发生率,我相信它虽然不低,但一定仍然远比电视电影上所渲染的那样平常,这是由西方社会宗教观念的巨大影响以及人们对艾滋 的巨大畏惧所决定的。



接受完善的性教育和建立起慎重而不轻率的性态度/性观念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这两方面,西方国家做的还不够,而中国人做的很不够。








Technorati : , ,
Del.icio.us : , ,


Powered by Zoundry